张启面露钦佩之色,说道:“没想到,朱老前辈您既懂得修行,又如此关注科学技术。这科技发展迅猛,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些新奇玩意儿,却不知其中竟也蕴含着大道至理。晚辈虽略通科技,却也时常困惑于如何将其与修行完美相融,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朱允炆淡然一笑,“科技之潮浩浩荡汤,不可阻挡,此亦为时代演进之必然。其虽为外显之象,却与修行之内涵紧密相连。如天文之学,助吾辈知晓宇宙浩瀚,恰如修行中对天地乾坤的感悟,能拓展心量与视野;又如通信之技,使信息通达无碍,此可类比修行中的神念交流,能提升感知之敏锐。关键在于以正心御之,莫要被其繁杂表象乱了心神,方能借科技之力,助修行之路更为通畅。”
张启微微点头,眼中精芒闪烁,“前辈所言甚是,那在具体实践中,又该如何把握科技与修行融合的尺度呢?晚辈深恐稍有不慎,便会有所偏废。”
朱允炆目光平和,“于日常起居、修炼功课中,皆可自然融入。如运用科技精准记录自身修行进境,借各类模拟之法辅助修炼体悟,却又不依赖其而忘却本心的内观自照。总之,科技为我所用,而非我为科技所役,时刻铭记修行之根本目的,方能游刃有余。”
张启拱手称谢,“前辈高见,晚辈受益匪浅,定当依言践行,探寻这科技与修行共进之途。”言罢,二人相谈甚欢,似已看到未来二者相辅相成的美好图景。
张启正欲再问,朱允炆神色一肃,补充道:“小友,你需深知,人若不懂得科学技术,便易陷入愚昧无知之境,而愚昧之人于修行一途,往往障碍重重,难有寸进。故而,莫要轻视科技之学,当以智慧之心,纳其精华,方能在修行路上渐行渐远。”
张启带着满心的好奇与疑惑,望向朱允炆,问道:“朱老前辈,您对这现代的生物学可有了解?”
朱允炆神色平静,眼神中却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邃,微微颔首道:“老夫这几百年来游历世界各国,自然对生物学有所涉猎。”
张启的目光紧紧地锁在朱允炆身上,满是期待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朱允炆顿了顿,目光中仿佛浮现出这数百年来目睹的自然万象,缓缓开口:“这生物学嘛,实则是对自然大道演化的一种归纳和总结。世间生灵的生长、繁衍、兴衰更替,皆蕴含着自然的规律,生物学便是人类试图解读这规律的方式。”
张启听后,沉思片刻,又问道:“那您对转基因又是如何看待的?”他既担心前辈会对这新兴的技术有所排斥,又渴望从他的见解中获得新的认知。
朱允炆神色未变,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坦然道:“转基因之术,乃是人类智慧对自然生物的一种可靠干预。从其初衷而言,是为了应对诸多困境,诸如粮食的增产以供养更多人口,作物的抗病抗虫以减少损失。”
张启目光炯炯地望着朱允炆,朱允炆神色从容,微笑着解释道:“小友,你且看这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与转化,乃是万物生成的根源。若无转变,自然便会陷入死寂,何来这生机勃勃的世界?而转基因现象,实则是自然界规律的关键部分,若无此,自然大道的演化便无从谈起。”
张起微微点头,又问道:“那对于人工转基因技术,虽然科学界完全认可,但民间多有争议。前辈觉得其前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