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蔡牧被选上后他意气风发,他在心中暗暗下决心会让澳宋在他手上走向极盛,这可不是诅咒澳宋国祚短等蔡牧卸任后澳宋就会走下坡路。
而是澳宋作为一个国家的名字可能会成为历史了,蔡牧本人也会成为澳宋最后一位澳宋国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蔡牧上台后一共有四件大事要他做好做到,第一继续发展澳宋改善民生,增强综合国力。
第二基本补全版图,让澳宋的版图和执委会穿越众们设想的一样,有些土地可以继续游离在外,但是有些土地必须在未来十年拿下。
第三完成澳宋和大夏的合并,成立澳夏联邦,正式推完成三层势力圈层的构想,同时进一步联通澳宋势力范围的一切交流,完成国内大循环的建立。
第四夺取霸权,蔡牧将会依托前辈们留下的良好基础,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建设,整军备战,战胜欧洲诸国,正式宣称霸权。
不过最后一个任务最后蔡牧不一定可以完成,因为主动权并不在澳宋手里,澳宋定下的基本策略就是不主动去找欧洲诸国开战,而是让欧洲诸国主动宣战澳宋或者是澳夏联邦。
现在欧洲诸国已经走向联合,要是双方一开战必然是波及世界范围的大战,而不是什么局部小战。
而且欧洲虽然走向联合对抗澳宋,但是各国仍然私下各怀鬼胎,要是澳宋主动宣战必然会让他们更加团结。
还有就是“师出有名”非常重要,澳宋自己不开第一枪,让别人开第一枪就师出有名,可以提高国内民众的战争支持度,打自卫反击战拿到哪里去说都是正义的一方。
现在工业化浪潮已经开始席卷世界,各国民众也有不同程度的觉醒,民族主义也随着澳宋的文化输出传播到了整个世界,有些国家已经变成了民族国家。
所以要是战争中没有占据大义,是极大的不利,用通俗的话来说要吃惩罚和debuff。
至于为什么澳宋高层这么确定欧洲诸国会主动向澳宋宣战也是有理由,因为到时候局势会逼着欧洲诸国跟澳宋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后,各国对于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分赃不均。
工业化需要原料和市场,而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市场是有限的,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可不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