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的评委除了每日固定时间坐在一起观看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剩下的工作安排就是各种讲座、对话以及论坛。
周讯被安排对话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虽然有人声传译,但周迅还是把刘奕菲请了过去。
“我带奕菲去见见世面。”
刘奕菲迟早也是要独当一面的,让她参与一下也能锻炼她。
李元青本人则是被安排去复旦与李安对话。
复旦校领导见两位奥斯卡导演一起来学校,果断再加了几项行程。
邀请李安和李元青在校内开一次讲座,然后再坐在一起探讨当下电影。
20日。
李元青走进复旦大学逸夫报告厅为喜欢电影的师生带来一场题目为《华国内地商业电影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讲座。
面对台下坐的满满当当的师生。
李元青对华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按照时间线一一评判前辈导演的作品风格。
当时间线推到新世纪,李元青自己的作品也出现在演讲内容中。
“02年不仅有《英雄》,还有我的《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我的第一部长片,我自己也只能评判太过粗糙。”
“这种粗糙是由多种因素逼迫我选择用极低的成本拍一个稍显复杂的故事。当时华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不足9亿华币,准确的数字应该是8.6个亿,国产电影票房只占其中的54%,也就是4.6个亿,这其中还有《英雄》在02年收入票房的一个亿。”
“02年全年内地上映的电影数量接近一百部,一百部电影分3.6个亿,如果电影票房完全均分,那每部电影也就只能拿到360万华币,根据电影票房三倍回本的估算,120万华币以内的电影回本概率最高。恰好《彗星来的那一夜》成本也就150万华币,超出的部分是因为我请来了当时已经有些名气的范兵兵和黄小明,如果男女主角不是这两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那我第一部电影成本就会完全符合我个人对电影市场数据理论模型的预估.....”
在座的都是高材生,故弄玄虚的名词忽悠不住他们,只有拿出足够多可以查到的数据,推理出的结论,他们才会信服。
又讲了一个小时。
李元青谈起了华国电影的未来。
“我在02年对华国电影未来做出的预判并不准确。我当时以为‘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能起到两个效果,但现在来看,两个效果可能都没有达到我个人预期。”
“第一个效果是将观众拉回电影院。大片在电影院大屏幕播放的效果是小屏幕完全不能比拟的,各种音效、特效对感官的刺激能让观众认为这张电影票花的值!这种正面反馈一旦达成,就会将观众的注意力拉回电影院,时间一长就能培养起观众以看电影为娱乐消遣的消费习惯。”
“但从网络舆论来看,大部分观众都认可大片带来的震撼感,但都对电影故事本身不够满意。这不是观众太挑剔,而是第五代导演没有适应从文艺到商业的转型。说白了,他们拍的不是商业片,而是投入了很多资金的文艺片。他们会给你玩‘罗生门’、‘色彩构图’、‘黑泽明’、‘莎士比亚’.....这些都是和文艺电影息息相关的名词,商业片观众不乐意看这个,他们更喜欢能够看得懂、看的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