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蜀中女杰:韩娥的防御智慧(2)

明昇的面容俊朗,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同一棵在风暴中屹立不倒的松树。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命令道:“刘爱卿,你即刻到成都,召韩娥将军来重庆,咨询御敌之策。”

刘仁,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臣遵命!”

明昇的目光转向了戴寿,这位丞相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明昇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戴丞相,你立即令各路将军积极整训兵马,各地方州府迅速征集粮草。”

戴寿,这位心思缜密的丞相,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臣遵皇命!”

最后,明昇站起身来,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所有人的斗志:“至于如何采取策略御敌,待韩娥将军来重庆再议,退朝!”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起身,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胜利的渴望。而明昇,这位年轻的蜀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和勇气的考验。而他,已经准备好迎接这场挑战。

右丞相刘仁轻装简行,穿过了成都的大街小巷,来到了度缘桥边的韩立家宅。宅院古朴而宁静,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刘仁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轻叩门环,等待着回应。

门缓缓打开,韩娥的身影出现在门后。她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长裙,头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几缕发丝随风轻拂,显得既朴素又不失优雅。她的眉眼间透露出一股坚毅,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忧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刘仁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明了来意。韩娥听后,沉默了片刻,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权衡着什么。她缓缓开口,声音柔和却坚定:“昔日先皇坚持红巾军初心,力主与大明修好,不与争战。民女认为,诸位文武,应遵先皇遗训,与大明言和,免遭百姓涂炭。”

刘仁听着韩娥的话,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他知道,韩娥不仅是一位女将军,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轻声回应道:“吴知院力主一战,戴丞相不置可否,朝中主战呼声甚高。况且,大明两路大军压境,战争已不可避免。为大夏前途计,韩将军还是随我到重庆,向少帝复命吧。”

韩娥没有马上答应,她站起身,身姿挺拔,如同一株坚韧的竹子。她引着刘仁来到了绣楼,那里是她平日里思考和策划的地方。她轻轻揭开楼板上的几张草纸,一个大沙盘呈现在刘仁眼前。沙盘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无不精细入微,显示出韩娥对军事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刘仁,这位深得其父真传的丞相,细看了一会儿沙盘,不禁赞叹道:“韩将军睿智聪慧,深谋远虑啊!要是大夏所有将领都如韩将军这般具有忧患意识,国家经济军事也不至于这般糟糕!”

韩娥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她知道,国家的安危比个人的安逸更加重要,她愿意为了国家的和平与百姓的安宁,付出自己的一切。

刘仁随即叫人找来画工,将沙盘毫厘不差地描绘下来。他知道,这份沙盘不仅仅是一份军事地图,更是韩娥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接着,韩娥告别了她的叔父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但更多的是对韩娥的信任和支持。韩娥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她知道,她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道路。

随刘仁到重庆的路上,韩娥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既期待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又担心战争的残酷会给百姓带来苦难。但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她都将勇往直前,为了大夏的明天,为了百姓的安宁。

在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代,韩娥,这位智勇双全的女将军,随右丞相刘仁一同踏入了大明的皇宫。

宣政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明昇,这位年轻的皇帝,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他的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韩娥将精心绘制的地图献上,侍卫们迅速而恭敬地将地图挂起。随着地图的展开,“大夏军事形势图”几个大字映入明昇的眼帘,地图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无不精细入微,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韩娥的智慧与心血。

明昇的目光在地图上停留了片刻,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下旨召见重要将领进宫,听取韩娥讲解御敌之策。

不一会儿,宣政殿内便聚集了大夏的精英将领:戴寿、吴友仁、向大亨、邹兴、飞天张、王启岩等。他们个个身经百战,目光如炬,一进入殿内,便立即上前细细观察地图。

戴寿,这位老成持重的将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还请韩将军详细说明。”

韩娥接过宦官手中的拂尘,她的动作优雅而自信,仿佛在这一刻,她就是整个大殿的焦点。她指着地图,详细地分析道:“自古入蜀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水路,走长江入川;一条是蜀道,走陕西汉中进入广元,然后经过剑门关入川。四川东有瞿塘三峡之险,北有剑阁栈道之阻,自古就是一夫守之,百夫莫过的险要之地。”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她继续分析说:“若明军从东南由陆路进入巴蜀,则必经宜昌到恩施再到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