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督抚却不能擅自带兵离境,否则将会被视作谋逆,一应境外军事行动都需经过大夏中枢的许可。
除了这些公侯之外,大夏亦诞生了十一名伯爵,例如靖安伯马祥麟,忠勤伯赵元基,武威伯黎忠.忠勇伯薛光武,淮山伯魏韬,克虏伯李定国等人,俱是立下赫赫战功之辈。
李定国归顺大夏的时间不长,虽然也立了些战功,但与那些大夏嫡系元老却不能相比,再加上此人又极为年轻,故而还是徐晋力排众议给他讨了个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西虽亡,然张献忠仍带着一些余孽在蒙古地区活动,徐晋此举也是为了安抚李定国,让他彻底成为大夏的一份子,同时让这少年感恩戴德。
而在这场封赏大典的后半段,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色,首先登场的便是前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封赏。
此人自然是不愿意来的,让这家伙接受新朝的册封比杀了他还难受,因此在接到召唤时,朱由检便直接在劳改营装起了病,好在徐晋也没计较这些,只是当场册封朱由检为“蓬莱王”。
蓬莱王自然也是没有封地的,想要得到封地也简单,先去南海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吧。
大夏之所以对这朱明一家持怀柔态度,主要还是因为这样做性价比较高,只要朱由检一家老小活着,且受到了大夏的册封,那么日后再有人想打“反夏复明”的旗号就得琢磨一下合不合适了。
再者,大夏文武中有不少前明降官降将,此举也能团结和安抚这些人,并且还能彰显夏皇徐晋的宽宏仁慈。
另外,曲阜孔家的家主孔胤植也出现在了这场盛典中,此人来之前就知道没啥好事,但又不敢拒绝那位暴君,只好黑着脸硬着头皮上阵。
“草民孔胤植参见陛下...”
随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此人被夏皇徐晋当众革去了衍圣公的头衔,接着又被封为“摇摆侯”,虽然没有封地和采邑,甚至连俸禄都没有一文。
但好在是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