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吧,日后好好辅佐福临,倘若将来有机会便起事复国,若没有机会...”
“就隐姓埋名好好活着吧。”
听到这里范文程已是泣不成声,而黄台吉则勉强一笑道:“先父起兵反明时只有十三副铠甲,而朕却给你们留了五百巴牙喇护军,这可都是大清最骁勇的战士,呵呵,希望福临这小子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另一头。
让黄台吉略感欣慰的是,多尔衮两兄弟出城之后却并未脚底抹油,而是领着浩浩荡荡的两百旗朝西南而去,显然是迎战那支敌兵去了,这让他有些疑惑,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多尔衮心里或许已经不认可自己这个大汗了,但却还未忘记大清国。
事实上还真被他给猜对了,眼见局势愈发糜烂,多铎早就暗地里与兄长多尔衮有过谋划,两人虽然一致认为大清之所以混成这样,是因为黄台吉的昏庸所致,但对于接下来该采取什么措施,兄弟俩又意见不同。
多铎在与夏军的数次交锋中损失不小,他认为夏贼不可力抗,应该舍弃沈阳保留有生力量,说白了就是往蒙古那边跑,多尔衮虽然也认同这个计划,不过此人却觉得就这样跑了不太好,以后传出去有损威名,因此决定先将西南那支敌兵灭了再跑。
如此,自己也算是对得起黄台吉这个大汗了。
根据事前掌握的情报,这支敌兵的规模似乎并不大,拢共也就千把号人,于是多尔衮和多铎一合计,认为此事还是有搞头的。
而这时,正急赤白脸赶向沈阳的李定国还不知道,他已经被两白旗给盯上了。
次日清晨,沈阳城外浑河对岸的夏军再次发动炮击,轰炸气球也陆续升空,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今日清军的反击变得有气无力,再仔细一看,就连原本稠密的战线也稀疏了不少,造成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昨夜有许多汉军和旗丁都逃亡了,抓了一晚上都没抓完。
徐晋默默的观察了一番对岸的形势,胸有成竹的笑道:
“传令全军做好准备,正晌午时发动总攻!”
“天黑之前,本王要见到伪帝黄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