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不畏天,不惧地

北宋小厨师 南希北庆 2135 字 3个月前

“永不以言论论罪......。{3w.”

李奇喃喃念了几遍,笑道:“这可比永不加赋还要难以做到啊。”

赵楷哼道:“朕一心为民,心中坦荡荡,不畏天,不惧地,是非公道自有后人说,又何惧之有。再者说,可怕的言论不是发生在你面前的,而是隐藏在你背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表面的一切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如果天下人能大声的在朕面前说出天下人的不满,那朕反倒能够睡的踏实,怕就怕在百姓表面上都为朕歌功颂德,但是背地里都说朕的不好,这种阳奉阴违才是帝王之大忌。

历来造反皆是出自这暗地里面的流言蜚语。因为朕长久以来都是深居宫中,很难看到百姓的生活究竟是如何,所得知的一切都是从别人嘴里听到的,得他们自己说出来,朕才能听见,如此一来朕才能想办法解决。

这讳病忌医,可不是为君之道,为了怕见到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而把自己眼耳捂住,这不就是可笑的掩耳盗铃吗,你不是常常跟朕说,用百姓来监督官员,是最好的方式吗,提倡言论自由就能够很好的监督那些官员,同样也能很好的监督朕。

要是朕有一天实在是无力治理好这个国家,那朕也绝不会霸占这个位子,而让像完颜宗望那些人看朕的笑话,当然,朕有把握治理好这个国家,这也是朕坐在龙椅上的唯一原因,你说朕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言论,去害怕言论,你不去面对困难,就永远解决不了困难,朕怕就怕不知道困难在何处,还在因此自鸣得意。”

李奇鼓掌笑道:“若是皇上能做到这一点。千古第一帝非皇上莫属。”

不杀士大夫其实就已经非常过了,因为士大夫也有好坏,而且读书人变节,远比没文化的人变节产生的危害要更大一些。这

犯下大罪,却不能给予惩罚,那对受害者就极为不公平了,其实当初宋太祖说出这话来,只是为了鼓励百姓读书,广开言路,提倡言论自由。

这只是一种政策。

仅此而已。

赵楷其实并没有忤逆太祖圣言。他只是将太祖的意思更加具体化,合理化,普及教育,增开私人学院,给予补助,不就是鼓励大家读书吗,永不以言论论罪,这不就是广开言路吗,你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治你的罪,说什么话,不在律法范围内,反正自从太宗皇帝之后。宋朝骂皇帝的事件,就屡见不鲜,宋朝皇帝对这方面倒是看得挺开。

可以这么说,这永不以言论论罪唯有在宋朝可能行得通。因为宋朝对于这方面是非常开明,当然,这只是可能。结果会怎么样,目前谁也无法预料到。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给个枣子,一方面逼迫士大夫低头,一方面鼓励百姓读书,拓宽言路,以前能有话语权的也就读书人,但是这条律法一出,人人都具有话语权。

如此一来,就可以阻止那些士大夫煽动读书人的情绪,让读书人为他们冲锋陷阵,这可是士大夫一贯的伎俩。

但是话说回来,纵观历代,也没有哪个皇帝刚说出“永不以言论论罪”的话来,那是因为他们心中都不能做到坦荡荡,即便是最开明的唐太宗,玄武门事件注定唐太宗要加大对言论的控制。

赵楷虽然与李世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又不能说是完全相似,那李建成可非草包,也是立下大功的,有非常多的大将追随李建成的,视其为贤主,不然的话,李世民可能不会基于痛下杀手,玄武门事件从侧面也反应出,其实李世民也非常害怕李建成的。

而赵楷则是立下奇功登基的,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最为关键的是他的对手只是两个草包而已,赵佶、赵桓,这二人已经失尽民心,而且现在百姓在赵楷的统治下,安居乐业,生活质量提高了几百倍都不止,所以拥有天下民心的赵楷是根本不惧人言的。

而赵楷又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这种种的一切,也就促成了这一条即将诞生的律法。

“这些虚名不说也罢。”赵楷摇摇头,问道:“朕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你以为如何?”

李奇笑道:“有此法相助,再加上二院、御史台三驾马车护航,我们不但能完胜,而且还能迅速的解决战斗。”

“那就行了。”赵楷道:“那关于开办学院的事---。”

不等他说完,李奇就道:“皇上尽可放心,微臣保证完成任务。”

“朕对你是深信不疑。”赵楷点点头,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突然道:“哦,听说你在浑源州与完颜宗望见过一面。”

李奇一愣,苦笑道:“就知道皇上会问起这事。”

赵楷佯怒道:“那你为何方才不说,非得让朕开口询问。”

李奇讪讪一笑,道:“其实我们也没有说什么,就是互相揶揄了几句,不过完颜宗望对此番西征倒是信心满满,看来他是志在必得。”

“完颜宗望怎么可能没有信心。”赵楷轻轻一笑,心里补充一句,若非如此,朕又怎会将他视作最强的对手,道:“对了,他的身体如何?”

暴汗!你有木有搞错啊,金军西征这对于我大宋而言可也不是小事啊,可是你偏生关心起完颜宗望个人来,难道---这就是传中的因恨成爱,那到底是谁攻谁是受啊。李奇想着想着,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自己都被自己的邪恶给吓到了,错愕道:“皇上好像挺关心完颜宗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