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武朝基调

宋青书眨巴了一下双眼道,“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古往今来,造反的前提,基本都是民不聊生,可如今我武朝国泰民安,农民们交的农税少之又少,仅需一亩薄田,即可养活自己,甚至农闲时,还能去经商,赚取额外的收益,日子过的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好,他们为什么要反?”

“至于商人们,虽说他们如今的确是要承担比以往历朝历代都要高昂的商税,却也享受到了历朝历代都从未享受过的待遇。”

“就比方说,我们武朝,在各处重要的商道,都设立了剿匪司,但凡何处有土匪作祟的,都会追杀到底,绝不放过。”

“再比如说,商人们有任何的纠纷,亦或者是有任何官吏敢欺压使坏的,都可以去商业部进行投诉,商业部绝对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毕竟这商税,绝对不能白交不是?”

“所以啊,如今的商人们,非但不会觉得税收交的高了,只会觉得物有所值。”

“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的受害者是什么人呢?那自然就是历朝历代,那些依靠自己权势,垄断商业行为的贪官污吏了,而这些蛀虫的利益受损,难道不是好事?”

赵敏怔住了,因为按照宋青书的思路来想,的确如他所言,经过他这一番改革后,真正利益受损的,仅仅只是那一小部分人,而这一小部分人,哪怕是再不满,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的头上,还坐着一位看的通透无比的宋青书。

要知道,他们身为官员,其实本质上,让人经商的话,就已经占了不少便宜了,讯息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商人所不具备的。

可前面的那些朝代,这些商人,不仅仅是要占便宜,更是利用手中权势让他人不得介入自己的行当,进行垄断。

这才是宋青书所不能接受的,也是要彻底抑制的,而这些人虽然利益受损,但依旧会比普通人过的更加滋润,不可能会参与到造反之中。

一番改革后,武朝的基调,算是被彻底的盘活了,若能继续这般运作下去的话,那武朝不说千秋万代,却能够逐渐成为整个中原大地的霸主,逐渐的吞并四野,最终彻底凌驾于蒙古之上。

想到这里,赵敏的面上,顿时是露出了复杂之色,因为她是蒙古人,自然对蒙古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看着武朝当立,心中自然会有所警惕,可宋青书这里,却是掰开来,为自己详细的描述,难道他就不怕自己回去后,将武朝的威胁,告知高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