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班门弄斧

但是,“运十”的制造过程困难重重,这么复杂的产品,对工艺和质量要求极高,暴露出咱们国家基础工业薄弱,缺乏大型锻造和精密加工设备,没有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支撑不了如此复杂和大型产品的生产。

这不是短期全国大协作能解决的,必须下大力气提升基础工业水平,引进大批高端工业母机,培养高素质工人队伍。”

郭伟强点头:“你给实验派提供了理由,那他们为什么要支持你的项目?”

“因为,我们打算引进鹰酱国的‘BAC’生产线和配套的‘斯贝’民用版涡扇发动机啊。”

苏晨笑道:“这可是引进消化吸收的典范,正合那一派的胃口。这么大的事,不出国考察个十七八趟,怎么定得下来?有这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正当理由,您还愁他们不帮您说话?”

“可这样,停研派高兴了,继研派怎么办?你虽然给他们戴高帽,但他们没得到实惠啊?该饿肚子的还是饿肚子,他们能支持?”

“不会不会,”苏晨摆手,“因为我们还打算启动‘BAC’和‘斯贝’民用版的国产化项目啊!

刚开始引进的“BAC”自然是散件组装,先从纯组装做起,这期间,我们可以好好学习现代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培养一批能干的产业工人,让技术人员领略西方的设计理念。

接着,我们制定个详实的计划,找准时机,逐步提升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最终实现全本土化。

而且,一旦国产化,一边可以对机型进行改进和升级,满足更多需求。这些活儿,都需要那些高举“继研”大旗的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您说,他们能没活儿干,能挨饿?

郭伟强沉吟片刻:“你这几条说得挺好,在部里讨论估计没问题,但这么大的事,部里只有建议权。要说服能拍板的大领导,光这几条,怕是不够吧?”

苏晨郑重回答:“当然不够,大领导关注的是宏观发展,不只是某架飞机或几个亿的投资。咱们得再加上几颗砝码。”

“哦?还有什么?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