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二章 离开前的安排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796 字 2个月前

“李国其,你带一队人到归德府去,查看当地灾情。”

“韩庆龙,你带一队人到虞城……”

……

张亮基第一时间将一队队人马给派了出去,了解现场的情况。

开封到济南的电报线是临时电报线,现在已经联系不上,估计是被大水给冲毁了。

现在张亮基只能派人去查看情况。

还好从开封到北平的电报线是通畅的,张亮基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告给了董良。

铜瓦厢距离预留好的爆破点并不是太远,他希望黄河水依然能够按照预设方案流到“菏泽”。

好在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经离开了湖区。大水要是顺利进入湖区,便不会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

没有离开的人只是那些少数的顽固分子。他们不闹事,也不迁移,对官府告知的事情置若罔闻。

李鸿章干脆不管他们,只是友情建议他们搬到高处去。

有些人,你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所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北平城,恭王府。

董良几乎在同一时间知道了铜瓦厢决口的消息。

他最大的感慨就是历史的惯性真大。

发生在1855年的黄河改道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

后世的黄河就是这次改道之后的样子。

铜瓦厢的东面就是曹州府。历史上,大水向东灌入运河,最后汇入大清河,涌入渤海。

大清河原本只是一条山东境内的河流,根本承受不了黄河的水量。

因此整条大清河沿岸都遭受了水灾。

但是现在,大水应该会被截流在曹州府境内。

因为曹州府的东部一些洪水可以流出的地方已经被堵住。

董良赶紧找来陈得利:“得利,我准备先去一趟河南山东,北平的事情交给你了,现在以恢复和稳定为主,经济方面,将北平建成一座可以辐射到关外和草原的经济和工业中心,以后要让草原真正纳入到华族体系中,不能依靠那些和尚、王公贵族,要靠经济,咱们的经济好了,就会像一块吸铁石一般,牢牢地将周围人心给吸引过来。”

陈得利也是华族的元老,他最擅长搞经济,商部就是他一点点做起来的。

在福建总长上的位置上锻炼了两年后,他越加成熟稳重,也比之前更有大局观。

“元首,你放心,搞经济可是我的老本行,三年时间,我华族再建造一个马尾来。可是元首,北平有一个软肋就是没有港口,我想将永平和遵化都划入北平特别市来。再修一条从北平到永平的铁路,我找人看过了,这条铁路以后可以继续向关外延伸,价值很高。”

修铁路和改变行政区划都是大事情,需要董良的首肯。

“好,我同意了,先提交内阁协商,资金可以从晋商的那一笔国债中划拨,不过咱们现在开工的工程太多了,原材料供应是个问题,我建议你先将开滦煤矿给整起来,然后在永平港建造钢铁厂。”

说到这里,董良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市环境。

“对了,最好先做规划,重工业尽量放在永平港,在北平城重点发展商业和轻工业。可以规划一些小型的卫星城做贸易链接。”

陈得力现在是河北行政总署的总长,同时监管北平特别市。

他就是董良安插在北方的一颗钉子,河北也要承载起带动整个北方经济的重任。

在南北大铁路还没有贯通的情况下,拥有天然良港的河北地区将率先发展起来。

董良跟陈得力一直谈了数个时辰。

两人将河北之地的发展规划好好梳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