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一九章 大迁徙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815 字 3个月前

有人觉得搞大农场经济,对国家的工业化更加的有利。

小农经济会阻碍工业化。

华族现在已经有一些读书人开始去研究经济。他们认为英国的工业化,起始于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让农民脱离土地成为工人,让土地上的出产变成工业原材料。

华族现在初创,可以在白纸上作画,应该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农场化经营。 藏好帝君的小尾巴

农民可以变成农场的工人,这样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董良显然不同意这种模式,他觉得自耕农才是华族的基础。

自耕农就像是一个维护华族安全的蓄水池。

自耕农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他们可以自给自足。哪怕是发生了经济危机,他们也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自耕农同样可以为工业输送劳动力。

而且这些劳动力同样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比如说工厂倒闭了,如果他的工人家里有田地,那么这些工人至少还能回去种田。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小农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说成了贬义词。

小主,

但是小农经济真的就是一无是处吗?

并非如此,小农经济衍生出了小富即安的思想。一家人靠着几亩田,真的就能够将生活给过下去。哪怕是外面爆发经济危机了,他们手中没钱,至少还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家里的米缸有米,房前屋后有蔬菜,实在不行,酱菜缸里还有腌好的咸菜,鸡鸭鹅牛羊养上那么一点,偶尔去河里钓几条鱼,摸点螺狮便可以解决那少得可怜的肉食需求。

无论什么时候,农民手中有田,手中有粮食,只要不过于盘剥,这个国家的根基就是安全的,国家就不会乱。

po18书屋

王文浩吃完饼子,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独轮车,孩子蹲在一个箩筐中玩着手里的一个木头玩具,非常认真。

赵阿珍将糖块咬了一小块给了孩子。

孩子嘴里含着糖,哈喇子都滴到了衣服上。

“阿珍,今天就到这里吧,晚上咱们在这露营。”

王文浩觉得自己估计走不到下一个补给站了。

大部分人都想早点赶到港口。听说越早到的人,分到的地方就越好。

这可以理解,种田的人都知道,这土地有好有坏,有的靠近河边,有的地里石头多,有些还要清理掉林木。

有人冒险前进,晚上不在补给站休息,结果被人给抢了。

抢了东西倒没什么,到了补给站还有东西吃,就怕连命都丢了。

补给站这种接力移民的模式是李鸿章搞出来的。

这个时候,他正在泰安府沂口镇边上的一处补给站。

他并非过来查看补给站的情况。

而是来兴师问罪的。

就在刚刚,李鸿章暗访了边上的镇子。

在镇子中的一处餐馆吃饭的时候。

李鸿章偷偷跑到了后院的仓库。

果然在这里发现了补给站的面粉。

这些面粉还装在原来的口袋里,上面有着专门的标签。

这些面粉是上海滩的面粉厂出产的,一眼就能够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