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气候与粮食3

“偏偏大宋还能做到咱华夏历史上最有钱的王朝。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房玄龄掌管着国家的经济,当然清楚其中的艰辛,所以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所以后世华夏网友们说,有钱不武装自己,留着去赔款吗?”

李世民刚刚还为和亲的事感觉丢了面子,所以此时也是恶狠狠的说道。

“有什么办法,他们走了个重文轻武的路子。腿瘸了一只,怎么能走得快走得稳?”

小主,

长孙无忌觉得很遗憾,或许不这样大宋有可能延续华夏的辉煌。

“不过要说这事,好像咱们大唐也有原因。若非后面这些不孝子孙瞎搞,也不至于让大宋畏首畏尾。”

李世民想到安史之乱后,武人乱国的种种惨象。

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感慨良多。

天幕继续播放。

“第四次小冰河时期。就是我们熟知的明末清初,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

“嘉靖二十一年就是典型的无夏之年,燕京六月下雪,八月开始过冬。”

“寒流在明末达到了巅峰,明末的广粤珠江三角洲一带连年遭遇暴雪袭击。”

“据史书记载,1454年整个江南连续下了四十多天的大雪。”

“此外根据广粤通志的记载,1506年冬天,琼州府的雪有几尺厚,琼州府就是今天的海南。”

“像南方很少见过下雪的朋友,海南下雪是什么概念?”

“气温剧烈下降导致的并不仅仅是降雪。对于北方中原地区来说,更加恐怖的是旱灾。”

“因为低温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活动性,带有水汽的季风难以惠及中原地区。而大明灭亡的时候也正是小冰河时期最冷的时候。”

“那时候的中原地区,早就没了汉唐的温暖湿润,取而代之的是严重的沙化土地,就像黄土高原再无一丝绿色。”

“土地的沙化导致了无法耕种,粮食的绝收就催生了造反。本就外患当前的大明再遭内乱,灭亡便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