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德烈旗下的巨剑·俄罗斯帝国海军主力舰艇花名册

海权时代 莹与哀伤 1376 字 20天前

满载排水量:吨

动力:24煤油混烧锅炉,主机输出功率马力,航速21节

250mm主装,炮塔305,司令塔305mm。

总共建造2艘

彼得大帝号:1914年7月下水

伊凡雷帝号:1914年7月下水

马卡洛夫海军上将级战列舰:

随着世界各国的主力舰口径开始越来越大,俄罗斯帝国也察觉到了海军军备竞赛的恐怖,然而俄罗斯帝国发现自己已经很难继续建造更大的战列舰了,而新造战列舰的难度也开始逐渐增加,随着局势的紧张陆军开支越来越大,海军很难继续维系自己的造舰计划。

尽管如此俄罗斯帝国还是在1912年开工了史无前例的“马卡洛夫海军元帅”级战列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级战列舰在设计上还是相当先进的,装备有史无前例的16英寸巨炮,然而俄罗斯的工业实力并不足以支持俄罗斯完成这样的巨舰建造。

尽管如此,俄罗斯还是开启了这一级主力舰的建造,一战爆发后剩余全部停止建造,挪用资源优先建造马卡洛夫海军元帅号(完工程度88%),剩下三艘没有建完的船就这样烂在了船台上,然而尽管完成了下水,舾装工作也没能完成。

1922年,俄罗斯内战基本落下帷幕,新生的俄联邦开始清点海军遗产,决定将“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和“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完成建造,三号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和四号舰“沃伊诺维奇海军上将”号拆解。

标准排水量:吨

满载排水量:吨

航速:28节

防护:300mm水线装甲,75+35mm水平装甲,400mm炮塔正面,375mm炮座,300mm司令塔。

武备:3*3*406mmL45

原计划建造4艘,实际建成2艘。

马卡洛夫海军上将:1916年12月下水

纳西莫夫海军上将:1927年11月下水

3号:拆解

4号:拆解

1933年,俄罗斯共和国大统领萨文科夫上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战列舰改名“伟大领袖萨文科夫”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改名“彼得大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