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番感慨,赵馨予虽然不曾明确地说出口。然而,这凤儿姑娘心思细腻而缜密,其中的大意,自然能够猜出七八分。
“赵姑娘,”凤儿试着这样说道,“其实,对于蜀汉先主,凤儿一直都是钦佩不已的。只是,历史不容假设,人生没有如果。到了这种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
对于凤儿的言外之意,赵馨予还是能够体会一二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英雄豪杰辈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英雄豪杰,他们心中纵有再多的出民水火、平定天下、垂拱而治之襟怀,最终也没能完全如愿以偿。既然是这样,我们这些作为后辈的,当和平与宁静的晨曦隐隐显现之际,是不是应该摒弃成见,携手致力于那未来的和平盛世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多的血雨腥风、烽烟战火、纷扰争斗、生杀予夺,都会有止息、终结的那一天吧?
你就算再不相信,你就算再失落,你就算再迟疑,就不应该为这样一天的到来,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吗?那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总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吧……
“哦,这些年,北地也算太平,于苍生社稷方面,曹魏之主做得怎样呢?”赵馨予试着这样说道。
不难想象,在决定选边站之前,对于曹魏的治国之道,她还是想着,要大致上了解一下的。
眨了眨眼之后,凤儿这样回答道:“最近这四五十年的时间里,曹操及其继任者,于军事方面,也还算可以吧。只是,自曹丕继位以来,差役甚是沉重,一年到头,黎民百姓难得过上几天平静的生活。甚至,已经到了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少主心系苍生黎庶,殚精竭虑,只想着让黎民百姓早一天过上那和平安宁的日子……”
赵欣宇暗自思忖道:想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凤儿有意识地贬低曹魏,抬高晋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此,她的话语,也不能全信。然而,对于我方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再与曹魏站在一起的了。当初,诸葛丞相在《出师表》之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到了现如今这一刻,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出师的誓词呢?
现如今,蜀汉早已成为那昨夜梦幻,这“北定中原”的重任,似乎只有司马炎能够做得到了?因为,文中所说的“奸凶”,指的应该就是曹魏集团!丞相上奏这道出师表之际,并不曾想到,如今的魏国,掌握权柄的,是司马氏集团。而真正能够“攘除奸凶”的,似乎也只有这一家了!
此时此刻,丞相如果泉下有知,得知自己的“使命”,要借助于某一个对手的力量,方能完成,又该作何感想呢?
哦,当初,在阴平关的石碣上,我第一次看到“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这十六个字,当时,我只是觉得,这“二火”指的就是蜀汉后主炎兴元年。这种想法,自然也没有错。
不过,如今这新即位的晋王司马炎,他名字中的那一个“炎”字,不正是由一上一下两个“火”字组成吗? 因此,这“二火初兴”的另一层意思,指的就是司马炎即将崛起?
这,这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呢?
或许,人生最大的短处就在于,囿于一孔之见,思维、视野、思路受到诸多限制,不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面对着三足鼎立的最终结局,诸葛丞相勘破了其中的天机,却也不能说得过于直白。于是,就只能说得委婉、隐晦、曲折一点了。按说那邓艾,偷渡阴平关之后,是能够看到石碣上的那一十六个字的了,然而,他为何最终也没能逃过那一劫呢?
撇开天命、天意之类过于玄虚的说法,我们只能说,在那一刻,他过于自信自负,甚至是有点得意忘形了。也就是说,在骨子里,他是不把诸葛丞相的这番话语,放在心上的!
这样一来,才会有“二士争衡,不久自死”的谶语!
既然是这样,如今的我们,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是不是该把自己的思路和视角,放得更为广阔一些呢?
说起人生的短视与偏见,或许,就算是诸葛丞相,也未能免俗。那魏延将军觉得兵出子午谷,应该能够收到奇效,为何就不让他去试一下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诚然是不错的,然而,以我们蜀汉的那点实力,如何能够跟曹魏大军打消耗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