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挺喜欢这份工作,挣钱还行,而且刚开始接触的都是新鲜的东西,看上去还挺有意思。带自己的老师傅,因为看着她跟领导有点关系,对她也还算是客气。半年时间下来,实习期过了,她已经能正式开始工作了。
每个月挣了钱,她都自己留一点,给刘二姐一部分。上大学的时候,攒不下钱,看着那些挣钱的人想吃什么就能买什么,她很羡慕,她爱吃,喜欢吃各种各样的小零食。自己挣钱了,自己花,心里面一点负担都没有,美滋滋的。
今年过年,她给宋向文买的新衣服,从网上买的,都是宋向文选好了,她付钱。宋向文喜欢从网上买东西,新鲜,时髦,最重要的是不费劲。
刘二姐今年临近年关要跟着小舅去市里面买年货,问宋向文去不去,宋向文果断拒绝了。往年去,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新衣服也是在市里买的,今年不一样了,买年货不用他插手,他不去了,还不如在家里打打电脑来的舒服。
刘二姐今年心情挺不错的,怎么说呢,家里面多了个挣钱的,少了个花钱的。两个孩子都上学的时候,真是她这辈子活到现在最累的时候。说实话,她是最害怕开学的,一开学,就得收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就得在每年开学之前就算好账,把钱给准备好,一年年地盘算,她自己说:“一分钱,在我手心里都能攥出汗来,舍不得花!”
往后,她只用操心宋向文就好了。别人说:“你真是好福气,儿女双全了!”
听来还是挺乐呵的,回过味来想想,孩子多了,压力不就大了吗?前面胡同,一家生了三个闺女,养孩子不容易不说,还罚了不少钱,人家家的日子,不更是雪上加霜?要是像自己的老爹老娘那样,生四五个?累死她她也养不起。
大人的烦恼,大概永远跟小孩子无关。
宋向文还是像往年一样,在初一穿上了新衣服,去蛋糕店里面把自己的生日蛋糕拿回来。拜完年,等着亲戚来。
今年拜年的时候,还是跟二爷爷家的叔叔一起,他们每年只回来一次,这几年,村里面盖房子的多了,加上村子里面街道翻新,环境大变样,很多人家他们都不知道在哪里了,就得宋召华带着他们去。
“咱们上面那一辈,不剩几个人了,今年又没了两个,再往后几年,咱们,也就不用出来了,在家里等着人家来给咱们拜年就行了。”坐在一个本家的大爷家里,已经有些白发的大爷笑着说道。
“农村,就是这样。咱们家门户大,人多,一代一代的,不都是这样。一代送走一代,一代又老了,小的一代你看看。”大爷指着宋向文嘿嘿笑,“马上,就是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了,咱们,再蹦跶两年,也就好歇歇了。”
宋向文家的门户大,这句话是大实话。在宋庄,有两个姓宋的门户,都不小,宋向文这一大家子,到他这一代,也得七八十家还是有了。其中不少人都搬出了宋庄,去了市里或者别的村子定居。
村子里面有什么事,还得别人打电话才能知道。本家好几个老人去世,都是宋召华打电话给二爷爷家两个叔叔,两个叔叔才回来去看丧。
留在村子里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要么,就是老了的,折腾不动了,就能在村子里了。要么,就是咱们这些没有本事的,上学上不出去,还得跟个黄土地打交道,你不干?你不干你没有饭吃,人家有本事,从咱宋庄走出去,咱们,就留下来守着老宋家这一亩三分地。”
宋向文很多次看过电视上演的,哪里哪里的无人村,又是哪里哪里村子里只剩下了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劳力都出去了。
农村人,大概总是在逃离这片生养他们土地的路上吧。
这些年,兴起来了农家乐,就是在乡村去看看村子里的风景,吃那些健康无公害的村味,看看农人们每天睁开眼都不得不看的那些光景。
村里面的男人们说,“这些市里人,是不是来找罪受?这个破地方有什么可看的?”
市里面的人说:“这里真好啊,山美水美,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真的有一种放归田园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