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三个部门降低了级别,为了平衡和安抚,三位掌管会被调入三省,保证其个人的原有级别。
至此,原有的九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六部九卿,九名官员直属国君领导,形成一君九相的格局。
而朝中和地方官员,从六部到各地郡县主官,都由吏部负责管辖,如此一来,国君可以直接过问官员任免,做到最大程度的集权。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看它能否在短时间内动员全国范围内的一切力量。眼下准备对外用兵,就必须尽快梳理政务和吏制。
不同的时代适用不同的制度,而眼前这个农耕时代,君主集权是首选。
这一点,也正好投国君所好。
为了尽快推进,国君在谏议大夫和尚书令的基础上,又给方选加了吏部尚书衔,让他负责朝中吏治。
一番部署过后,黄门郎继续喊话。
此时太常寺少卿出列,禀称越国使者已等待多日,应尽早面见商谈。
由于国师身体不好,所以很少上朝,平时的工作也是少卿负责。
接见越国使者一事,昨天就已经定下了,现在走个过场,国君好下令让太常寺着手办理。
眼见时候不早,朝会内容也接近尾声,国君便宣布退朝。走之前,方选让各个部门尽快整理出官员名册,拿到户部报备,有需要补缺的,也一并告知。
众人各自回府吃了午饭,之后匆匆前往各自官署,命人张贴告示,该换牌匾自是不提,最紧要的是把司徒府先空出来,让给新建的吏部。
方选饭后来到司徒府时,见人员和文书都已搬走,只剩下一些家具。
新官上任,他得先组建幕僚团队,否则一个光杆司令也忙不过来。于是派人贴出告示,吏部招揽人才,凡是读过书识字的人,都可以到吏部报名,经过甄别后会赋予相应官职,出了自荐,也可推荐人才,不管是谁,只要推荐人才到吏部被录取,都会重重有赏。
告示贴出去以后,倒是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方选坐在堂上,心里做着天下英才入我榖中的美梦,却始终不见有人进来。
“哎,奇了怪了。”方选出门查看,见告示下确实围着许多人。
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告示内容太过超前,人民群众压根不敢相信。
换做以前,普通人是没机会做官的。朝廷里的高官都是世卿世禄,中低层则是权贵们互相推荐,平民一辈子也没机会走进朝堂。
现在突然天上掉馅饼,竟然没有一人相信。
“既然没人信,那我得想个点子啊。”方选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