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城池不难,可是这些地方的防守和安置麻烦。
作为齐国中武将第一人,杜老大在军伍之中的权限很高,可以说所有战线的情况,他基本都清楚。
其他的进攻暂缓,主要原因就是后续兵马布置不到位,各处城池驻守的兵马,已经削减到了极危险的程度,但是中原还是要好一些,他们有骑兵,往来纵横,有足够机动性的威慑力量。
但是汉中和蜀中不同,这地方山连着山,山夹着平地,一处平原,就是一处孤城,没有兵马驻守,后勤保障就会成为很麻烦的事情。
而齐国如今军队战斗力过人,便对后勤愈发依赖起来。
而且蜀中的情况又极为特殊,张平在永兴军路造反,然后齐国拿下了永兴军路,张平没有被招降,而是南下进入秦岭山脉,波及整个蜀中北边山地。
再加上本就在成都东边梓州路折腾的王庆,可以说,这各处山头基本上都是无政府状态。
谁拳头大听谁的,最关键在于,这群人还不知道天高地厚。
一群不到百人的山贼土匪,都敢埋伏三十骑的精锐燕云骑,你敢信?
消息是鼻塞的,他们有些只是听过齐国的名字罢了,人是狂妄的,根本搞不清楚谁拳头大。
杜老大的进度比预计的要慢,就是因为这山路难走,人难弄。
“师父,金牛道的道路大略能行人,但是极难走,想打下蜀中,恐怕一两年都未必能成。”历天润拱手道,眉头微皱。
杜老大也是眉头微皱,放下了王烨的信。
很不凑巧,那边刚说要拿下蜀中,结果这边就出了岔子。
这里就要说下蜀中道路问题了。
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是指周秦汉唐时期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古道交通网络。
蜀道,实际分南北两段的。
其中,秦岭段主要有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唐宋改道后在明清时期又称“连云栈道”)、傥骆道(又称骆谷道)、子午道与阴平道。
蜀道北段
子午道:子午镇→子午谷→秦岭→石泉→饶风关→南子午镇→城固→汉中
傥骆道:周至→骆谷关→洋县→傥水→城固→汉中
褒斜道: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