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放眼世界勇当先(48)

Pk时代前沿 作家HKcanx 709 字 2个月前

21.48

任何人都有求知欲,只是因内在亲和与排斥倾向的不同,形成路径与方法的万物万象的个性化特征。有的喜从书本文献中满足求知欲,有的乐意耳闻目染。有的不解决问题不罢休,有的遇到难题就退避三舍。

识别认知,有真伪、难易之分。有助于提效降耗的优化发展,乃真知灼见;不辩低能高耗迷幻陷阱,乃导向功能失灵的伪知伪识。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加,越是高价值、纵横配套的专业知识,学习并掌握的难度越大;越是价值低、浮在水面上的粗枝大叶,越是容易学会。

知识(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是人类特有象征财富的双重并列结构体,二者生成的程序反向,形成拥有的感觉落差。物质财富看得见摸得着,拥有的多寡感觉上一目了然。知识财富相反,拥有愈多,愈加清楚知识的可贵,求知欲愈强,面对知识的汪洋大海反而感觉自己拥有太少。

知识财富匮乏者,鲜有切身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充实内在需要的求知欲,被追求表象的感官刺激所替代且容易沉迷其中(多为难持续的高耗享受。自制力随主动权的让渡而消沉,难以自拔)。远离知识的汪洋大海,记忆储藏的廉价知识,成为潜意识的累赘,反而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特别富有。

信息交换与实物交换,二者具有程序反向性。信息交换的前提,是依靠记忆储藏库中已有的一定结果(实物果实目录)为样板,通过对信息源的接受、解码类比(对号入座的比样识别)、细致分解、亲和或排斥归类、取舍重组合成,形成代价与回报等系列价值取舍索引,从而先行为实物的分解合成提供细节取舍导向,具有后发先至特征(如反复检索再现、灵活倒顺纵横放映)。实物交换程序正好相反,原有内在储藏果实几近清空,才有新陈代谢果实的补充空间,具有先发后至特征(如,从发出储藏将空的饥饿信号,到实际补充尚需系列程序过程)。

没有信息循环的全程导向,实物交换因无从取舍而立即停止(饥饿远比循环系统堵塞、崩溃等,风险更小代价更低。两害相加取其轻,没商量)。信息新陈代谢的灵魂软实力要素,与实物新陈代谢的硬实力要素,二者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双重并驾齐驱。

人对信息新陈代谢的需求度,并不亚于对实物新陈代谢的需求度。在信息源完全隔绝的环境中,人是不能生存的。也即,人在信息交换循环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互为依存、相互交流、互为借鉴、互相适应、相互协调、自我纠错的高效低耗需要。

互为据点(填补时空距离,降低移动成本)、择优取舍(先付出后获取——先清理有限储藏空间,废旧不去新生不来)的内在需要,构成万有引力的向心力。是人皆具从众心理(主观不愿脱离群众路线的一个中心向心力的心理诉求)。由于万物万象个性化差异,致使从众心理所驱使的言行千差万别。有的坚持正确主张而力排众议,争取获得大众支持;有的是胸无更好主张而随大流;有的因懒惰或低能而随大流……

人的上述心理需要,为人尽皆可成为精英人才奠定了客观前提。所不同的是,因年龄等个性特征(亲和与排斥倾向)的差异,构成相应路径、方法、周期、代价的千差万别,更有涉及成本转移合理与否的问题。往往是代价越高昂,越是本该父母、师长或本人自身承担。一旦全面转嫁给家庭、企业,以及交朋结友的休闲、娱乐等团队,有的团队根本就无力承担如此沉重的代价而土崩瓦解。因此,任何的团队,都有事先双向择优取舍的权利。

如何透过一言一行细节,较快区分一荣俱荣或一损俱损的个性特征,成为识人用人、交朋结友等最为关键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