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格致城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230 字 3天前

“啊!秦执政也看我这边了,三年前我在秦州码头欢迎过他!秦执政!”

“秦执政!”

……

这下子轮到李峰有点小尴尬了,毕竟他们这里也是号称集聚天下精英才子的一流学府之地,怎么学员们一个个地有点像是节日观看庙会巡游的粗鄙百姓呢!

不过,秦刚却很能接受这种后世粉丝围观偶像的氛围,还是笑眯眯地不断挥手与面前各个方向都已经兴奋起来的学员们进行互动。

不过,当秦刚随李峰的指引,走到广场前方中央时,却是发现了这里设计的精妙之处。此处并非是高台,甚至依着整个广场的地势来看,却像是一个低洼之处。而广场上站满的学员,像是站在一个略有坡度的地形之中,从后向前,大多数都能看见最前方的讲话之人。

而且秦刚再看自己所站之位的身后弧形矗立的几块巨大石碑,还有自己面前用铁架固定的三只金属喇叭,便知道这里应该是根据声音的反射原理而精心设计的中心位置。

秦刚在喇叭前站定,随着他高高举起的双手示意之下,广场迅速停止了沸腾并安静下来。

“大家好!李院长邀请我来这里给大家上一课。我在想,今天流求格致院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是当下各个行业的翘楚与精英,我不过只是早几年为格致学提过一个头,而具体到了各位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实在是谈不上能够有什么指点的资格。”

秦刚所站之处的声场,实际上经过了对于声场的精心设计优化,并在三只金属喇叭的扩放下,十分清晰地传到了广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大家都在心里感慨:秦执政竟然如此地谦虚!然后更是安静无声地等待着他后面的话语。

“所以,今天的见面,不是上课,只是一次探讨。我想和诸位探讨一下我们格致院接下来的使命与愿景!使命也就是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里?愿景就是我们愿付出毕生精力所希望奋斗到的目标会是什么?不知你们中间有谁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

广场上略略开始有点私语之声。毕竟,格致院一直拥有着极为优秀的讨论氛围。很快,还是那个被叫作令狐小娘子的女学员率先举起了手,经过秦刚首肯后,大声地回答道:“以格物之道总结出天下至真之理!”

“善!”秦刚点头赞道。得到了鼓励后,又有多名学员举手发言。

“以科技之力助天下民生兴盛!”

“大善!”秦刚在听到这句回答后,便伸出双手作下压状,示意发言可以了,“刚才各位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为:我们积聚如此多的人才与智慧,为的便是培育文明的沃壤,可以盛开出灿烂的科技之花,让天下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这便是我们华夏子民于天地之间的处世之道,也是我们能够骄傲地自称为天朝上国,接受万邦朝贡的根本!”

“我们既称天朝上国,便不得不谈及‘华夷之辩’,在座的又有谁能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何为华、何为夷’吗?”

其实大宋立朝之后,一直在边境屡受北辽之欺、西夏之压,甚至还会有南边交趾的挑衅,军事上屡屡受挫,于是在精神层面的“华夷之辩”也就非常兴盛。各方论述极多,但大家也明白,秦执政在这个场合把这个问题抛出,自然不是引用几句名言就能交待得了的,于是大多人都犹豫着没有开口。

李峰却觉得不能冷场,于是上前一步朗声道:“唐宗有语:夷狄,禽兽也。伊川先生【注:指程颐】也有言: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偏则为禽兽、为夷狄,中则为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院长所言甚是,然人为何贵于禽兽乎?”

“凡人有礼,有礼者为人,无礼者禽兽也!”

李峰的这几句回答,源自当下儒学公认,倒也是中规中矩,无可辩驳。

而秦刚要的正是这句,于是他微笑着展开:“我等研习格致之学,便就是知道:世间万物皆蕴含大道其中,格而致之,大道便显。人与禽兽相较,力不及虎豹,捷不及鹿兔,入水不如鱼游,仰天不如鸟飞。然却为何却为‘万物之灵’?唯智慧也!人,独可披坚执锐,群可众志成城;御车马之力,可一日千里;驾舟帆之利,可纵横汪洋;更有三纲五常,人伦礼法,孤可哺,老可养,病可医,此便为执礼之人,强于禽兽之故也!”

“就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机缘巧合,我得以进入大漠之北,见识了契丹人、阻卜人、还有女真人这些狄夷之族的生活。那里遍是戈壁荒野、深山丛林,时时风雪肆虐,处处虎狼威胁。他们茹毛饮血、而衣皮苇,居无定所,逐草而徒。的确像极了禽兽般的生活。”秦刚说到这里,话锋突然一转,“但是,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他们同样掌握了武器,披起了铠甲,更于草原之上掌握着更为精湛的骑术与战法,遇山会开路,遇水亦能行舟。群有部落之治,家有兄弟之情,那么,为何我们还会将这些狄夷仍然称之为禽兽呢?”

“夷人父子聚麀,不知廉耻!”人群中一位学员突然大声的回答,瞬间引起了众人的哄笑。不过这句成语却是出自于《礼记》,也是华夏之人斥责蛮夷部族如禽兽一般,父子共享妻妾的乱伦行为。

“我们修习格致学,凡事必要深究其理!诸位可曾细思过狄夷之辈的心理、缘由与依据呢?”

众人渐渐沉默,是啊,圣人一句话说得轻飘飘,可是这些年来,尤其是格致院里的这些人,都经受了足够的教育,也见识到同样来自辽朝、西夏、高丽、倭国甚至西洋诸国的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在诸多实例面前,还是囿于一句“狄夷,禽兽也”显然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