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凉

临安不夜侯 月关 2270 字 3个月前

雨已不再急骤,一辆轻车,在十余骑士的护卫下,疾驰在临安御街之上。

近来因为皇帝遇袭、宰相被杀,再加上今晚的这场暴雨,临安这座不夜之城的灯火也寥落了许多,街头几无行人。

车中,赵璩慵懒地倚坐着,半卷着车窗,看着外面不时闪过的一抹灯火。

两宫下达的中旨,并未说明这个时候召见大臣们是为了什么。

但是在大雨滂沱的深夜,开禁宫之门急宣大臣,还能是为了什么?

一向不着调的鹅王心里很清楚,这是官家驾崩了。

之前进宫请安的时候,传出的消息还说官家病情好转了,如今看来,那都是为了安定民心故意散播的消息吧。

赵璩轻轻叹了口气,这么晚了,从美人被窝儿里被喊起来,冒着大雨进宫。

虽然他没有起床气,心里也是不太舒坦的。

这么晚宣我进宫,还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议立新君吗?

赵璩唇角勾起一抹讥诮,风花雪月本闲,奈何庸人自扰啊。

他往椅背上一靠,闭上眼睛假寐。

官家死了,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不觉得伤心。

也许,游戏红尘的人,骨子里都是有点看破红尘。

他和赵构,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回,见了便是考教他的学业,给他讲一番大道理,再不然就是罚他抄书……

不过,惆怅总是难免的。

……

都指挥使莫龙冒着风雨,急急赶回皇宫了,披挂起来,和杨沅一起,驻守在宫门两侧。

宰相和尚书们,已经有几位进去了,这让气氛显得更加紧张。

两旁的御龙直侍卫,和莫龙、杨沅腰间,都缠着白绫,民间尚不知其事,宫中已尽皆缟素。

忽然,一个腰缠白带子的小黄门急匆匆赶来,宣旨道:“两宫旨意,着御龙直杨沅,领一都人马,赴垂拱殿警戒。”

莫龙有些羡慕地看了杨沅一眼。

谁都猜得到,两宫在垂拱殿连夜召见大臣,必定是议立新君。

而直接带兵布防于垂拱殿,确保皇权交接顺利进行的杨沅,这就是一份抹不去的从龙之功。

杨沅听了旨意,心中便隐隐有所猜测,连忙答应一声,点了一队人马,领着他们往垂拱殿而去。

宋朝军制,五十人为一队,两队为一都,这就是一百人。

杨沅带队正走向垂拱殿,两个蓑衣人便从后面赶来。

杨沅回头一看,讶然道:“大王?”

赵璩定睛一看,这才认出是杨沅。

赵璩有点懵,愕然道:“二郎?本王记得,你不是在皇城司任职吗?”

杨沅:“……枢密院。”

赵璩憬然道:“哦,对对对,枢密院。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杨沅道:“皇后娘娘钦点,下官暂被调入御龙直听候差遣。”

皇后钦点?

赵璩心思一转,便明白了皇后的心思。

吴氏虽然是一位贤后,但……终究是对他这個自己养大的孩子更偏心一些。

赵璩暗暗叹了口气,看看杨沅,不放心地问道:“你进了殿前司,那你还考不考状元?”

杨沅道:“考啊,下官只是暂调。”

赵璩点点头,欣然道:“好,这进士,还是要考的。”

赵璩若是对一个人投缘,那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对他好。

赵瑗和他都是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子孙,但是到他们这一代,已经传了七代了。

你和你六代之前同一个父亲的亲戚,现在能有多亲?怕还不如一个同学、一个同事亲络吧。

赵璩与赵瑗何尝不是如此。

但,他看赵瑗投缘,就对赵瑗真的好,对杨沅也是一样。

大宋重文抑武,就算枢密院和兵部也是一贯由文官把持。

像杨存中这种武将临时掌握枢密院,只是特殊时期的特例,不可能持久。

赵璩对此心知肚明。

不管在位的是他养父赵构,是他大哥赵瑗,还是他,只要时局稳定下来,第一件事,一定就是把杨存中从枢密使的位置上调走。

武将本已领兵于三衙,如果再掌握了拥有调兵权的枢密院,谁敢保证不会再现五代十国弑君如屠狗的一幕?

况且,没有大战,武将的升迁就太难了,杨沅若想走的更高更远,就必须选择最正确的一条路。

再往前去,两人就要分道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