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隆基的赏赐,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7047 字 3个月前

杨国忠没有拒绝的理由。

将士立功,理应赏赐,加官进爵。

如李嗣业斩杀大食帝国的大埃米尔,相当于大唐的兵部尚书。其间又多有斩获,有陷阵之功,杀敌无数,从龟兹军副使越级提拔到安西都知兵马使没一点问题。

可惜安西的官职不多,放在其他军李嗣业当节度使都有可能。

只是这一样来,安西、北庭、陇右、河中,几乎全部李瑄一手提拔到将领,甚至朔方也有李瑄的老部下。

杨国忠在心底突然产生一种忧虑。

不是担心李瑄造反,而是怕手握兵权的李瑄向他发威。

杨国忠也想在军队中有影响力,但他掌权之后,天宝十节度,势力已经无比清晰。

安胖子在东北军,谁也无法插手。

陇右、河西,隐隐形成军事集团联盟,将他排斥在外。

朔方的安思顺,一向看他不爽。

河东军虽然对安胖子阳奉阴违,但也自成派系。

西域更不用说,是李瑄地盘,这几战以后,估计西域诸国,要看李瑄的脸色行事。

惟一能让杨国忠插手的是岭南五府经略使和剑南节度使。

岭南那地方,军队也就是对付土匪、海贼、反叛,是不毛之地,距离长安万里之遥,掌那里的兵权没丝毫用处。

杨国忠有心掌握剑南军,但征南诏的战役中,一塌糊涂。

所以杨国忠感觉自己很没安全感。

不论如何,杨国忠一定会想办法将安禄山干掉。

李隆基当天夜晚,留驻于望春楼休息。

翌日一早,又看了一下李瑄送回来的地图。

他让集贤院的官吏尽快根据此地图,绘制出完整的大唐帝国图册,给天下人观看。

杨国忠还想出一个点子,拿太宗时期、高宗时期、天后时期的地图,一起张贴在城中。能让文人百姓对李隆基的赫赫武功一目了然。

这马匹拍得李隆基心旷神怡。

当晚,李隆基起驾回兴庆宫,并宣布举行自华清宫回来后的第一次朝会。

朝会上,几乎成为宰相杨国忠的一言堂。

左相陈希烈唯唯诺诺,一切都以杨国忠马首是瞻,不论什么文书,只要是杨国忠发令,他闷头签字即可。

享受属于宰相的功名利禄,不顾天下苍生。

文武百官,能晋级的只有一种,就是巴结杨氏的人。

说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毫不为过。

李隆基坐在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宝座上,却没有往日的精气神。

今日朝会,李隆基最想听的就是大臣们躬身一句句的道贺,赞叹圣人的文治武功。

杨国忠早给李隆基安排得明明白白。

“陛下神文圣武,文治之盛,尧舜都远远不及您!今四海升平,万民敬仰。兴庠序以育贤才,修典章而明法度,仁德布于天下,实乃千古圣君。陛下之武功,更是威震八方,平外患而定边疆,保我朝之安宁,功高盖世,臣等心悦诚服,恭祝陛下万岁千秋。”

鲜于仲通第一个出列向李隆基恭维。

他明明打了一个败仗,却被杨国忠言为小胜,现在任武部侍郎。

在杨国忠的支持下,鲜于仲通明目张胆剥夺高仙芝的权力。

高仙芝一个武将,玩不过杨国忠,只能郁郁寡欢。

“陛下文以安邦,诗词歌赋,才情非凡。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武以定国,铁骑所至,敌军胆寒。陛下之文治武功,如日月之辉,照耀我朝,臣等深感荣幸,愿陛下江山永固,福寿绵长。”

中书舍人窦华起身接着恭维道。

“陛下乃千古英主,文治璀璨。广开言路,纳谏如流。国家繁荣,百姓富足。武功赫赫,战无不胜。陛下之功绩,必将永载史册,臣等敬服不已……”

侍御史郑昂紧接着出列,作为御史台的官吏,也不管李隆基做没做到,尽是美言。

出列的文武大臣,不再是议论国家大事,而是吹捧李隆基。

哪怕是杨国忠任命的左右拾遗,左右补阙,禀告的不是皇帝的过失,排着队赞扬皇帝的功绩。

昔日隋炀帝因不听劝谏而亡,太宗皇帝从谏如流,发生的时间还没有多久。

李隆基却已经忘了,他不知道自己要做隋炀帝,还是太宗皇帝。

那些有良知的官吏,只能闭上嘴巴。但凡有任何忤逆,都会被赶出兴庆殿。

再强硬的证据,也比不上杨国忠的一句花言巧语。

“尔等之心,朕已知晓!国家有今日的强大,离不开诸臣的努力和在外征战的将士,特别是天水王,将大唐铁骑,驰骋于里海,使那西胡人,不得不献上价值二十万匹丝绸的金银珠宝求和。”

“此西征之战,天水王居功至伟,超越卫国公、英国公的功绩,朕决定为天水王加实封一千五百户,现天水王实封三千户。”

“另赏赐天水王钱十万贯,黄金三千两,彩锻一千匹,绛绣一千匹、蜀锦一千匹,金器二百件,玉器二百件。宫廷乐师五十人,教坊歌姬美女百人。”

“另选在胜业坊修建大宅一座,为新的天水王府。一定要比禄山的宅院更壮丽,国家富庶,不要爱惜财力。城外上好的果园,挑选两处奖赏给天水王。”

“封天水王次子为太中大夫,封长女为金城郡主。”

李隆基听完恭维的话后,宣布对李瑄的奖励。

李瑄的散官、勋、爵、职事官,不是一品,就是二品,已经到达能给的顶峰。

所以李隆基拿加实封,以及封赏子女。

这是要告诉李瑄,如果能立下不朽的功绩,能成为真正的万户侯。

文武百官被圣人的阔绰惊到,皇子公主,连实封一千户都没几个。

对大臣来说,实封一百户,都属于可遇不可求。

李瑄实封三千户,是大唐自开国以来臣子第一人。

而且李瑄的次子和长女不过两三岁,就再次被封。

特别是长女,封为郡主。是皇太子女儿的待遇。

宗室血脉较远的女子,虽不乏封为公主的例子,但都是和亲的时候。

另外,圣人对李瑄的赏赐有些夸张,一辈子都难以花完。

宫廷乐师,教坊美女,真要似神仙了。

李隆基的后宫和教坊,在籍的女子数以万计。为天水王的封赏,一定是挑选貌美的。

“陛下圣明!”

杨国忠不得不起身应道,引导群臣。

他心中嫉妒,贵为首席宰相,都没见过这样的赏赐。

大臣们只能随着杨国忠赞叹李隆基。

“右相,令工匠迅速将勋章制好,赏赐安西军、北庭军、以及安西诸部、诸胡部军功丝绸三十万匹。赏钱一百万贯,由天水王封赏诸军。两京府库抽调绢钱,迅速向安西转运。”

李隆基再次向杨国忠吩咐道。

他想安西北庭士卒养精蓄锐后,继续西征,就必须给予丰厚赏赐。

李隆基不考虑仓库的负担,每年收取这么多绢钱税收,足够他挥霍。

更何况还有杨国忠为李隆基“搞钱”。

杨国忠精通算术,他心中在合计左武库和右藏库的捐钱数量。

左藏库和右藏库都是太府寺下辖部门,左藏库主要接收租赋收益,而右藏库则负责接收地方郡县给中央的贡品。

不仅是长安,在洛阳也有左武库和右藏库。

杨国忠为表示自己的能力,在他拜相后,将左武库的粮食,全部换成绢,并带着李隆基参观,使李隆基龙颜大悦,深信杨国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