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太学学子们

秦秀是大将军秦朗之子,秦朗三十多岁才有儿子,可谓是宠得不行。

不过秦秀并未长歪,他十八岁便通得两经,做了文学掌故。

其实他本可靠父亲的一句话就能出仕,但秦秀还是想亲自试试太学这条路到底如何。

按照计划,等他两年后通三经后,便可补阙太子舍人。

不过如今天子年幼,太子根本没影,魏沿汉制,太子阙位则隶属少府。

“话说....安世你家世这么好,而且我看你对老师讲的经学兴趣寥寥,为何还要坚持来呢?”秦秀问道。

司马炎叹气:“家父说,这是响应丞相号召,让大族子弟多来太学沉淀,不要总指望着靠乡评。”

秦秀低头思忖,他之所以主动来太学进修,是有自己的考虑。

他跟面前的司马安世可比不了,人家不好好念书,只能回乡定个高品咯。

而自己却不同。

自家阿父虽然身居高位,秦家又是贵胄。但实际上,在九品中正制下,秦家子弟在原郡几乎得不到高品评级,只能靠着宗族在洛阳的势力,勉强安排子弟。

长此以往下去是不行的,阿父秦朗一旦不在了,秦家树倒猢狲散。

“稚伯兄,那边好热闹啊,咱们也去看看!”

司马炎忽然看向不远处的方向,那里一群学子围在一起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甚至还大声嚷嚷起来。

....

“天子封丞相为梁公,划梁国、谯郡、沛国、汝南、颍川、陈郡、陈留等七个郡!看来丞相心向我等河南士子....”

“可是丞相拒绝受封,不是吗?依我看来,丞相是对封地不满意。”

“你懂什么?这叫三辞三让,是礼仪!”

“嘁!我觉得不如封魏公。”一个操着河北口音的学子说道。

“我看你是疯了!”方才那河南士子斥道,“大魏岂有将‘魏’封出去的道理?信口开河也要讲逻辑!”

“赵国也行啊,实在不行燕国也不是不可以。”河北士子不满道,“河南之地贫瘠,哪里会有我河北好?”

“你放屁!”

“哎!我实话实说,你骂人作甚?”

“这些都不如我晋地。”忽然,旁边的一个并州士子道:

“春秋之晋国,正是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又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晋国强盛, 方能彰显丞相之功绩。”

“丞相讳‘献’,其子嗣表字皆为‘文’,多好的寓意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呸!你这是强行往脸上贴金!”这时,一个操着关中口音的学子也来凑起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