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没少喝水吧,拿一根消过毒的管子接尿去。”
跟两年前相比,刘院长的脾气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作为总部医院的院长,每天都要面临药品供应不足的压力。
对于任何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来说,每增加0.01%的伤兵死亡率都会让他们心如刀绞。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仅各类药品储量充足,还从世界各地来了大量的帮手,其中不乏有比他水平还高的存在。
压力和工作量直线减少,战士们的治愈率不断增长。如此顺心的工作环境,任何一名医生都不会有什么烦恼。
在刘院长的操作下,第二阶段的化验进度非常快。
“齐活,接下来你就等结果吧。”
“你也没正经上过战场,X光这一环节就免了。给你们后勤人员体检就是省事,张万和的健康状况也不错,一点也不像一个奔四的中年人。”
“对了,你能不能想办法搞点先进且专业的医疗器材。咱们总部医院现存的设备,多多少少都有些老旧。”
两年以来,八路军医生的平均素质的确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但各家医院的大型设施一直没怎么更新过。
就拿总部医院的X光机来说,这个大家伙可是用了五千支三八大盖、一百挺歪把子机枪和十万发子弹从边境那边换来的。
虽然各大军工厂的生产能力很强,武器更是从鬼子手里缴获而来,但被“友军”敲竹杠的感觉可不好受。
不过大型医疗设备真的很重要,如果当年野战医院里有一台X光机,那三颗弹片也不至于一直留在陆军改革大师的脑袋里。
就算战场上没有做开颅手术的条件,也不至于仅是草草的包扎就回到了战场。
“行,我会帮你留意的。”
“老刘你可真行啊,我来做个体检还要被你抓壮丁。”
“话说晋东南医学院的进展怎么样了?为什么一直没起个名字啊?”
总部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大多来自察冀边区卫生学校。第一批晋东南根据地的学生们,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毕业。
师生们用的教材,是那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同志亲手编写而成。
在部队光复山西后,老总们一直有整合全省教学资源的打算,导致晋东南的医学院一直没个官方的名字。
听到黄河的问题后,刘院长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第一批学生总共有一千三百名,其中五百是医生八百是护士。”
“我们还在129师的各级部队中,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头脑灵活的战士作为救护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战场救援技术培训,并且加强了包扎训练。”
“如果战场上没有卫生员或者军医,他们完全可以进行自救互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充当专业的担架队。”
此话一出,黄河被刘院长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按照他的标准来算,未来就连基干团也可以配备上一定的医疗力量。甚至可以做到连一级配备卫生员,营一级配备一名军医,团一级设置卫生队。
只要后续的人手跟上,外科开放性手术在6~8小时之内清创不是梦。
原著里,李云龙感染上了疟疾。要不是和尚强行背过来一个老郎中,估计他的小命都要交代在鬼子的扫荡时期。
现在的情况大有好转,只要给部队充足的时间,军医的数量绝对会越来越多。
一想到众多学生还在用着老旧的教学器材和医疗设备,黄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思索片刻后,他拍了拍刘院长的肩膀笃定的说道:
“厉害!居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事!”
“医疗器材的事包在我身上!今年年底之前我肯定给你一个完美的答复。”
来了来了,我继续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