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五台山区的道路,两侧都是山,而且山势都比较陡峭,两个战斗小组使用步枪、手榴弹就能利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挡住国民党军的去路。
第二是马晋宁对晋省国民党军的深刻了解,不论是马晋宁自己的部队,还是第34军、第43军,中高级军官不一定是晋省人,但下级军官和士兵、那可都是晋省人,晋省人不怕死、八路军中就有多少晋省人?
但晋省人不会傻到拿人往死路上送,因为仰攻陡峭的山、那就是白送死,国民党军能够采取的只有两个战术:
一个是“高射炮打蚊子战术”,部队摆开架势、布置好炮兵阵地,炮兵猛轰之后、派出轻机枪掩护小股散兵进攻山上的解放军。
二是“暗度陈仓”,表面上派出少量部队佯攻、吸引解放军的注意力,另外派人从很远的地方攀爬上山、沿着山脊进攻阻击的解放军战斗小组。
这两种战术都有效,但也都很耽误时间,解放军的战术目的就是迟滞国民党军、不让他们在半天时间内撤出五台山区,如果每个战斗小组都能达成战术目标,国民党军就不可能在明天白天撤出五台山区,到了晚上、他们不会冒险继续前进,这就为岱岳镇战场争取到了一个昼夜的时间。
这个后来被徐司令称为“满天钉战术”的作战计划,马晋宁思考了很长时间,期间请组织上派来一位因伤转到地方工作的老八路军副连长,他是二团贺团长手下的一员猛将,每次八路军采用“遛狗战术”时,副连长所在连队都是距离日军最近的“牵绳部队”,说他认识五台山区各处的草木、山石,那都不算夸张。
有了这样一位熟悉五台山区地形的人,在那里设置阻击阵地、安排什么样的战斗小组、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如何安全撤离的路线等等,几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马晋宁在电报里,详细向徐司令汇报了每条山路上、在那里设置阻击阵地、部署多少兵力、每条路上设置多少道阻击阵地,预计能阻敌多长时间,都认真作了分析,诚恳的向徐司令请教这个计划是否可行。
徐司令回电认可了马晋宁的计划,对马晋宁担心国民党军有可能不计牺牲的强闯解放军阻击阵地这一点,徐司令告诉马晋宁,理论上来说,几个人的战斗小组、是不可能给国民党军造成太大伤亡的,但敌人绝对不可能在拔除这些阻击阵地前、就全军硬闯,因为那些军长、师长、旅长、团长也都在队伍中,他们可以不惜牺牲手下的大头兵,可他们绝对不可能自己冒险强闯解放军的阻击阵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司令还给这个战术起了一个“满天钉”的名子,同时指出马晋宁整个计划中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重点提醒马晋宁,这场围点打援战斗胜负的关键,还是源子河阻击战能否挡住国民党的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