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可以不出去吗?(求月票!)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49 字 3个月前

又过了数日,两道朝廷诏令传达至宣府镇城。

第一道诏令是调山西右参政、分守口北道王象乾为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

注意这是调,不是升。明面上看,王象乾似乎由一位从三品参政变成了四品巡抚,还降了一级。

至于王象乾为什么还如此兴奋,只能说这就是大明国情,四品巡抚比三品参政更大。

当然朝廷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王象乾刚升到从三品没半月,立刻又升三品,就有点太儿戏了,以后很容易升无可升。

但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巡抚似乎又非王象乾莫属。

一帮老官僚们在这种问题上,总能想到折衷办法,就这样搞了个明降实升的操作。

反正巡抚只是差遣,本官既可以是三品,又可以是四品,就先让王象乾回四品重造算了。

第二道诏令就是,命巡阅宣府镇钦差林泰来赶赴张家口堡边墙,主持册封北虏右翼哈喇慎部酋长白忽台为都督同知的仪式。

张家口堡距离宣府镇城距离只有六十里,纵马半个多时辰就到了,目前算是宣府镇最重要的关口之一。

本来林泰来就想过,要去张家口堡马市那边巡视。如今得了朝廷主持册封的诏令,就更要早点去张家口堡看看。

主要是先熟悉一下地理环境,万一有人自恃兵强马壮想强抢民男时,起码知道怎么撤退。

这日,在已经变身为巡抚的王象乾的陪同下,林钦差前往张家口堡视察工作。

张家口堡坐落在群山环绕的谷底,距离边墙只有七里。

如果北虏想从东、西太平山之间的山口进入内地,张家口堡就是必经之地。

张家口堡肯定也建有城墙,周长四五里左右,比宣府镇城小得多了。

如果没有马市的话,这里可能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边堡,但有了马市之后,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在行政上,张家口堡归属于万全右卫,目前由一名张姓指挥同知为守备,在边堡守备中这绝对属于超高配了。

正常情况下,普通边堡守备一般用千户级别的武官来担当,统称备御千户或者守备千户。

此时的张家口堡只有东、南两座城门,东门叫永镇门,南门叫承恩门。

关于边镇城堡的城门名字,大都是这种风格.

负责守备张家口堡的张指挥就在南门外二里处,恭恭敬敬的迎接林钦差和王巡抚。

见了面后,林泰来好奇的问道:“你也姓张?和这张家口堡有什么关系?还是巧合?”

张指挥答道:“先祖为万全右卫指挥使张文,于宣德年间修筑了这座张家口堡。”

林钦差尽职尽责的勉励了几句说:“原来是世代戍边的国之功臣,本官最敬佩的就是环境艰苦的戍边将士。”

就是张文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哦,和自己的随从左护法撞名了。

不过林泰来没有说出来,左右护法张家兄弟也装聋作哑,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随便调侃的。

此后张指挥邀请大佬们入城,但林钦差停马不前,又问道:“城中可有钟金夫人否?”

张指挥有点懵,钦差大佬你这是啥意思?

林钦差又详细补充说:“先前闻说,北虏钟金夫人三娘子从宣府镇城往张家口堡边墙去了,如今可在城中啊?”

张指挥还是懵,听不出大佬你这是到底盼着她在,还是盼着她不在?

还是如实答道:“数日前她确实过境张家口堡,不过已经回了边墙外了,至今没有再出现在边墙内。”

于是林钦差就放心了,跟着张指挥入城。

看过城堡内的兵营、街道、衙署,另外居然还有了一些民间商铺,张指挥便邀请林钦差登北城墙。

十来年前,北城墙上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平台,台阶五十二级,高五丈左右,直接从北城墙突出。

而平台上又建有玉皇阁,乃是全城的制高点,功能类似敌台,如今是张家口堡的标志性建筑。

林泰来登上玉皇阁后,在张指挥的指点下,朝着北方眺望。

东、西太平山和中间的山口清晰可见,以及修建在山口的边墙,还有蜿蜒流过的清水河,都在视野内。

张指挥介绍说:“站在玉皇阁,北边山口处的风吹草动一览无余,极为便利指挥。

每到交易时候,胡人由山口边墙的墙门处进入这边,而汉商则上前相迎,双方就沿着清水河岸进行交易。”

林钦差问道:“此时为何空不见人了,如此萧条?

来交易的人都去哪了?按道理说,四五月应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