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玄宗失爱将

盛唐风云记 文如风 860 字 3个月前

玄宗在长安从剑南,河东,以及长安城周边调兵到骊山,组成了十万大军。玄宗刚在骊山南麓的阅兵台上,面对十万大军讲完话,从前线回来的侦察兵,就把唐蕃之战已经在长城堡结束的事,向玄宗禀报了。

侦察兵告诉玄宗唐军胜利了,吐蕃军伤亡很大,除了小部分突围跑回吐蕃境内,少部分被俘虏以外,其余都被歼灭。侦察兵还告诉了玄宗,唐军伤亡一万多人,丰安军使王海滨壮烈牺牲。

玄宗听到唐军胜利了,本来是挺高兴,但是听到唐军也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尤其是王海滨牺牲了,让他对这场胜利高兴不起来了。

玄宗略带忧伤地说:“朕,知道了。”

玄宗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对着阅兵广场上的十万士兵说:“朕,召集你们来,自从你们接到诏书,到来到这里集合,用了三四天时间,但是大唐和吐蕃的战争,已经打完了。这次大唐获得了全面胜利,敌军接近全军覆没。大唐又有一位新的英雄,像当年的王孝杰一样,壮烈牺牲了。他就是丰安军使王海滨。王海滨,王孝杰将会永载大唐史册,永远活在大唐人的心中。”

玄宗说这段话时,声音很高,语气慷慨激昂,而又悲壮。

玄宗讲完话后,让陈晓礼带六千左右的南衙禁军,北衙羽林禁军,护驾他回长安城了。

玄宗令李守德在骊山讲武广场,带着九万多士兵练兵三天。三天后,让他们各自回到各地的军队去。

玄宗回到长安城的皇宫中,在紫宸殿会见了姚崇和卢怀慎。姚崇把刚接到的战报呈给了玄宗。这份战报是薛讷写的,详细讲述了从吐蕃再次入侵,到薛讷,郭知运,等人如何进行部署,王晙如何两次率两千人,令七百勇士夜袭敌营,王海滨如何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

战报中详细讲述了一共歼灭敌军人数量,唐军伤亡人数,讲述了擒获吐蕃将领六指乡弥洪,和二百余名战俘。战报中还讲述了,获得敌人掠夺的羊马数目,以及缴获或者捡拾的敌军兵器数目。

玄宗看完后将战报折叠好,放在书桌上:“大唐胜利了,吐蕃败得很惨,可是朕高兴不起来啊。我唐军也有一万五千多士兵伤亡,王海滨也阵亡了。姚崇,你一定要把此次战争中,阵亡的士兵名单统计清楚,朕要求,发给他们的家人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多的抚恤金。”

姚崇坐在书桌南面的矮椅子上:“陛下,微臣一定按照您说的,仔细统计每一位阵亡的士兵姓名,以及他的家庭地址等信息。”

卢怀慎在姚崇身边,也坐在一张矮椅子上,他说:“陛下,吐蕃是不知足,忘恩负义啊。以前,吐蕃与我大唐一直以黄河为界,中宗神龙年间金城公主嫁过去后,吐蕃越过黄河,在大唐境内修城池,设立了独山、九曲两处军营。两军仅仅距离我大唐积石军三百里,形成了对峙形势。太可恶了。”

姚崇也说:“从金城公主嫁过去后,吐蕃通过收买鄯州都督杨矩,让他上奏章,蛊惑太上皇同意了把九曲之地送给吐蕃,做金城公主汤沐邑。自此黄河九曲之地就被吐蕃用作驻军了。吐蕃还在黄河之上修了桥。现在吐蕃既已经背叛了大唐,我们应该拆毁他们的桥梁,攻下他们的城池。”

玄宗说:“吐蕃真是得寸进尺啊,朕同意拆掉他们建在黄河上的桥梁,黄河这边,我大唐一侧的吐蕃所有建筑,都为我大唐所有了。朕要下一道敕令,让李守德带骊山练兵的九万士兵,去完成这一项任务。让他们把吐蕃建在黄河上的桥拆除,把九曲之地,黄河这边大唐一侧的所有吐蕃军歼灭,有愿意投降者可以俘虏他们。”

卢怀慎说:“陛下,姚大人还要去调查统计阵亡士兵的信息,所以说起草给李守德的这份敕令,让微臣去完成吧。”

玄宗说:“好吧。你们两个人都去忙吧。卢怀慎,你去快速起草完敕令拿回来,朕在此等着给敕令盖上玉玺印章。”

卢怀慎说:“微臣明白了。”

姚崇说:“微臣这就去统计阵亡士兵名单,到时候拿来给陛下过目。”

卢怀慎和姚崇出了紫宸殿,回到黄门省和紫薇省去工作了。

王海滨的壮烈牺牲,让唐玄宗李隆基很感动,他深知这位将领对大唐的忠心,和作战时的英勇无畏。次日,玄宗在早朝上宣布,任命王海滨之子王忠嗣为朝散大夫、尚辇奉御。王忠嗣今年才八周岁,玄宗要将他养在宫中,收为义子。

这一天,吐蕃十姓胡禄屋部落在北庭城外请求投降,北庭都护汤嘉惠向朝廷派来的轻骑兵,来到了长安城皇宫,到兵部通知了姚崇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