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再失河朔(4)元稹弄权

大唐气象 贪狼木 830 字 11天前

双方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而在远离战场的朝堂,各方势力同样围绕自身利益展开激烈角逐。

翰林学士元稹凭借结好宦官崔谭峻得以进入中枢,他早年以正直敢谏着称,因得罪了宦官仇士良,被远贬外地十年之久。

这次教训,让他洞悉了官场现状,认清了阉宦势力的强横,搞明白了想要在仕途有所发展,不依附宦官根本行不通。于是,他花重金结识了穆宗身边的当红宦官、知枢密魏弘简,并通过魏弘简成为穆宗宠臣。

元稹想做宰相,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裴度。元稹与裴度素无仇怨,早年的他还一度赞赏裴度。但裴度在朝中威望极高,又曾做过宰相,如果征讨河朔再立新功,那么在相位的争夺上,元稹将没有任何优势。

为了阻止裴度取胜,元稹利用职务之便,与魏弘简合力阻挠破坏裴度所奏各类事项。

裴度的策划得不到及时批复,许多行动无法展开,一怒之下参了元稹一本。

在奏疏中,裴度开宗明义指出:“王庭凑背叛,震动河北;奸臣结党乱政,令人痛恨!陛下若想荡平河朔叛藩,必先肃清朝中奸佞!”

“祸有大小之分,事有轻重之别。河朔逆贼,只能为害一隅;朝中奸臣,却可搅乱天下。那些逆贼,臣与众将有信心将他们剪灭;至于朝中奸臣,陛下如果不痛下决心,恐怕难以驱除。”

“如今文武百官与亿万黎民,但凡有点思想的,无不心中愤恨,嘴上叹惜,只因他们正获陛下恩宠,不敢轻易得罪,害怕牵连自己。”

“臣自奉命开赴战场,所上奏疏都是事关战局胜负的大事。而收到的批复,却大多言不达意。”

“臣与朝中奸佞并无私人仇怨,只因臣请求到长安当面向陛下汇报战况,奸臣忌惮臣会揭发他的罪行,想方设法加以阻挠。”

“臣还奏请让各军齐头并进,根据敌情随机应变。奸臣顾忌臣会获取成功,又无故拖延迟滞作战命令,以致大军进退皆受他所羁绊,战场实情无法上达。”

“他们只想让臣深陷战局不能获胜,至于天下是治是乱、河朔局势如何,他们完全弃之不顾!身为臣子,竟然如此事奉君王,真不知他们节操何在!

“如果铲除了朝中奸臣,河朔逆贼自可不战而胜;反之,如果奸臣仍在,叛乱纵使平定恐也无济于事!”

“陛下如果不信臣的话,请将臣的奏疏交给群臣商讨,假如他们不受谴责,臣甘愿接受死罪!”

从这封千余年前的奏疏中,我们仍可感受到裴度的愤怒与无奈。

奏疏接连呈了三次,穆宗很不高兴,但考虑到裴度在朝中的威望,终于还是象征性的将魏弘简贬为弓箭库使,元稹改任工部侍郎。元稹虽然失去了翰林学士身份,但穆宗对他恩宠如故。

转眼十月份到了,深州被卢龙、成德两军围困已近两月!

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征调本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乌重胤是百战宿将,参与过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之战,在郾城(河南漯河)打得风声水起,素以稳字着称。

经过一番试探性勘察,乌重胤看到敌军势头正旺,便暂时采取守势,准备待其内部生乱再一举攻敌。

这本是老成持重的打法,穆宗却认为他在有意拖延,一怒之下委任左领军大将军杜叔良接替横海节度使,把乌重胤远调到了位于梁州(今陕西汉中)的山南西道。

这位杜叔良出自宦官掌权的神策军,根本没打过什么仗,全靠溜须讨好宦官上位。

他一到任,便督率所部进击成德军,结果逢战必败。时间一长,成德军知道了来的是个废物,变的有恃无恐,时常过来作弄一下。

十二月初八,杜叔良在博野(河北保定博野县)与成德军作战,惨败,伤亡七千余人,只身狼狈逃回营中,连象征节帅身份的旌节都落入敌手。

与此相对应,义武军节度使陈楚在望都、北平与朱克融激战,接连击败卢龙军,斩俘万余人。

宦官们眼见由他们推荐的所谓“良将”如此不堪用,尴尬之下不再过分干扰战场行动。

十二月十六日,凤翔节度使李光颜奉命担任忠武节度使、兼深州行营节度使,从边境赶往河朔,接替杜叔良援救深州。

李光颜是当世名将,善打硬仗,宪宗时期历来被当作“大杀器”使用,更难得的是他对朝廷无比忠诚。

只是再锋利的武器,落到庸人手中,同样发挥不出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