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什么喘?你小子就没良心。”
张元冬挥舞着手里的票解说道:
“别看不起这购货券,以前买大件,比如自行车、手表啥的,都得要专门的票,咱们团一年到头也就那么几张,普通人哪儿轮的到?如今好了,可以直接用购货券,不用天天做白日梦,我可提前告诉你们了,想买大件的,抓紧找同事借点购货券凑凑,如今购货券一发,搞不好物价要涨。”
他话音刚落,办公室内的几个老同志不满意了,出言反驳道:
“我说小张,你身为领导可不能红口白牙的瞎说话,物价现在就不便宜了,怎么可能涨?”
“就是,咱们单位工资高还好说,外面那些出大力的普通工人,一月才二三十,物价涨了他们怎么活?可不能瞎说。”
这老几位,平日里干活见不到人,一扯闲篇倒蹦出来了。
还专门挑领导的刺。
把张元冬气的,不满道:
“我说老几位,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现在又不是开会,私底下闲聊天,说几句还不成了?我只是猜测懂吗?以前买自行车要用自行车票,一般人上哪弄票去?如今呢!同事们互相凑凑,就能凑出一辆,如果商场自行车供应不上,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涨价?”
您还别说,这话还真有道理。
就连杨庆有这个眼高手低的家伙,也对张元冬佩服不已。
真是哪哪都有聪明人。
可惜。
几个老顽固压根不管他有没有理,带头的那位直言不屑道:
“别妖言惑众,身为领导干部要相信政府,物价哪能说涨就涨?粮食这两年一直紧缺,不也没涨价嘛!”
张元冬不服道:
“那能一样吗?粮食是基础物资,事关民生,吃不上是要出大事的,当然不能涨价,自行车能一样吗?那是工业品,有它没它,老百姓日子照样过,两码事好不好,您老别胡搅蛮缠。”
“嘿!你才胡搅蛮缠,怎么就两码事了?工业品就一自行车吗?毛巾肥皂、牙膏牙刷、铁锅铝盆哪个不是?哪样不影响民生?”
“您这话就不对了,我说所有工业品都要涨价了吗?大件懂吗?我说的是大件。”
俩人也是较上劲了。
一个倚老卖老,仗着要退休了,压根不屌张元冬这个小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