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交锋印度

东北匪事 豆瓣算 2276 字 3天前

当三十个边境村子被屠杀的消息传到甘提,直接就把印东方面军的几个指挥官弄傻眼了。

印度如今也就三百万大军,而东北国防军直接控制的大军就有一百万,外加在印东地区隶属于东北国防军的一百五十万印度军团。

如果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军队也算上,仅仅就目前军队的实际人数而言,印度方面并不占优。

当然,印度也不是一点调查研究都没有做。

因为明面上联盟方面有这么多的军队,实际处于战备状态的军队人数远远没有这么多。

比如巴基斯坦,一百万大军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因为他们是需要支付工资的,毕竟士兵也是需要养家糊口的。

为了减小国家的负担,巴基斯坦不得不缩减自己军队的规模,百万大军有五十万直接转为预备役。

而隶属于东北国防军的一百五十万印度军团也仅仅留下五十万,另外的百万大军也分几次逐渐退役,其实是转入地方警察部队,以及民兵部队。

也就印东方面军的三十万大军和缅甸方面军的七十万大军是实打实的。

本来,按照毛熊和龙云的意思,就他们这一百万精锐大军外加五十万的印度军团以及几十万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盟军,对付印度是绰绰有余。

但是,周浩想的却是,既然要和印度再度开战,那就要干净利索地解决。

在得知周浩居然从东北直接调集了五十万大军支援印东方面军,印度总理辛巴心里却又胆怯了起来。

辛巴想的是多方联合对付周浩东北国防军。

现在东北国防军已经和印尼较上劲了。

马来西亚的沙捞越也被其一口吃掉。

虽然动手的名义是当地的华人游击队,但是谁又不知道这些游击队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

在印度的总理辛巴看来,如果印度和东北国防军发生军事冲突,那么就会诱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印尼和马来西亚肯定会出兵。

其次,苏俄一定也会出兵。

辛巴很清楚清楚,现在的苏俄大统领想要彻底稳住他的地位,或者说想要在苏俄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拿回被周浩占据的以前属于苏俄的领土。

以苏俄对土地的执着,他们一定会的忍不住出手的。

苏俄一旦出手了,那米国还会忍住吗?

这不就是肢解东大最佳的机会嘛。

在辛巴看来,这或许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周浩以及他的东北国防军一旦迈过了这道坎,印度今后或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旦东北国防军和彻底融入东大,不要说印度再也没有机会了,就算是苏俄和米国联手,也会拿东大毫无办法。

在这个时间点,东北国防军居然大规模对东南亚用兵,这不是天神在保佑他们印度吗?

因此,辛巴就命令辛格从那一百万的高种姓的精锐部队里挑选了三十个步兵连,来执行这个伟大而艰苦的任务。

如今的印东地区,不仅仅是印东四邦,还有曾经印度东北部的七个邦,都从法律层面上结束了种姓制度。

在祛除种姓制度的同时,也是那些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种姓迁移的过程。

短短一年的时间,印度东部东北国防军控制区域内的几乎所有高种姓都迁移走了。

印度后来招募的百万高种姓士兵,几乎都是从这些高种姓移民里面招募到的。

而这些高种姓移民,也是对东北国防军恨意最大的。

连带都,他们也憎恨上了东北国防军辖区内的老百姓。

这些老百姓以前都是低种姓甚至是贱民。

在接到屠村的秘密命令后,这些高种姓印度士兵几乎都是不需要任何动员。

其士气自然我就是爆棚的。

这些经过了四五年艰苦训练的印度士兵,可以说其能力已经达到曾经日军野战部队的水平。

也就是说,单凭战斗力,这些印度士兵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老师。

这些印度士兵都是米国军队训练的。

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三十支特别行动部队很是轻松地越过印度与印东地区的军事分界线。

并且在轻松完成任务后很是从容地撤离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