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黄金风潮起

“是啊,我兄弟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每个月都要汇款三百两银子,那边结交些有用的关系,也更好做生意不是,哈哈”

黄老板家里只有他二弟是个读书的材料,目前已经进了国子监,他家里都指望着老二能科举高中,好保护自家的生意。

毕竟在大明这块土地上,没有权力的保护,富贵绝对不会超过三代。

“咦,那是什么”

“本店即日起用白银兑换黄金,一比七点五兑换,换够为止”

顿时很多人吸了口冷气。

现在虽然白银有些贬值,但是可没到这个价格啊。

京城那边也许能兑换到七或者多一点点。那是因为京城权贵资金往来用黄金更方便。

但南方不一样,越往南白银通过海外走私贸易占用的越多。市面上货币紧缩,这是贵金属本位的痼疾。

因为贵金属数量有限,一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就会造成货币不足。从而造成通货紧缩,而打击经济。

这也是后世各国抛弃金本位,使用纸钞的原因。毕竟纸钞可以无限量供应。

越是商品经济和外贸发达的地方银价也越贵。

南京这里正常只有六比一到六点五比一之间波动。现在市价只有六点七左右。

如果是福建那边的泉州和月港(隶属漳州)、厦门那边恐怕只有五比一到五点五比一左右。因为市面上的银子不够用。海外贸易的利润远大于银价。导致银价上涨。

而在内地商品经济不发达反倒因为海外白银的流入,造成通货膨胀,白银缓慢的贬值。只能说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问。

而黄金并不能直接用来做商品交易,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兑换成白银再进行交易。

因为明代初期曾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只允许使用铜钱和纸钞。

后来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白银被解禁,开始作为货币使用。但黄金始终没有解禁,两千年来,黄金的货币地位在明朝被正式取消。

黄金因为种种原因流通性不如白银,但储藏性和保值性更好。所以大部分被窖藏起来,而白银则被反复流通。

现在这家兴禾钱庄居然开出了这个高价,顿时大厅里上百个来办理业务的老板们都惊呆了。

手里有黄金的,立刻上前和柜台的办理人员询问。搞清楚了,收购数额非常大之后,立刻跑回家去把家里窖藏的金子挖出来。这可是转手就赚钱的好买卖。等这阵风过了,金价跌下来再吃回去就好了。

手里没有金子的,也可以和钱庄签订一份合同,用存款做抵押,约定一份期货价格,限期交付约定的黄金。

这样子就可以跑到外地去收购黄金。然后回来交付。

这可是赚快钱的法门。

跑一趟常州也就一天的时间,到那边收购一百两金子,一两就有八钱银子的差价,一百两就是八十两。

一个来回就可以赚八十两白银,这可是暴利啊,一个月岂不是能赚两千四百两了。

算明白账后,人都疯了。

消息扩散出来后,这些人也不做原来的生意了,都纷纷和兴禾钱庄签订了黄金期货合约,跑出去收购黄金了。

他们在外地提高三钱银子肯定能收到黄金,转手就赚五钱银子。

别说一两黄金赚五钱银子,就是赚一钱银子也有无数人干。

因为周转太快了。

要是在城里摆摊收金子,一天能跑好几个来回,临近县城也可以一天周转一次。远些的三五天也可以周转一次。

此时,遵化、京城,天津也都轰动了。

到处都是在收购黄金的小贩。虽然一层层的收购,每一层的利润都薄了很多,但是这些小商贩的足迹快速的遍布城乡。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金子要涨价了。赶紧卖掉换成银子,等回落了在买回来。从历史经验看,黄金的价格极其稳定,这种短期勐烈的上涨是不会持续的。

农村的村妇甚至把金耳环这种小件的首饰都卖掉了。现在金子大火,不论大小,只要是金子就有人收购。

陈小虎是一个货郎。

他每天跳着担子下乡,卖些油盐酱醋茶、针头线脑的,花布头,小剪刀啥的。都是百姓生活常用的小百货。

这天县城的货郎们还没有出城,忽然被宜兴堂药店的老板拦住了。他们平时也代卖一些药店做的清凉油,行军丹什么的。

货郎们和药店也算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