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江南毒瘤

“更何况,他的封地距离江南郡实在是太近了,儿臣也担心重新丈量土地一事牵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们可能会对十弟下手。”

“那还不如借着这个由头,直接把十弟留在京中,等到丈量土地的事情结束了之后,再让十弟回去,这样对他来说也是万全之策。”

“江南…”

南安帝听了这话,脸色更加难看:“你倒是字字句句都特别诚恳,但是朕听你的话中,似乎已经断定土地丈量之事在江南推行不下去,而且会有人因此付出性命作为代价。”

“父皇,您前阵子问了儿臣一个问题,为什么江南每年的商贾贸易那么多,却比不上永乐的税收。”

唐明琅笔直地跪在地上,抬头看着南安帝:“儿臣本来以为是父皇出给我的考题,所以回去百般思索,甚至让手底下的幕僚也一起帮儿臣出出主意,然后想要给父皇交上一个完美的答卷。”

“但是越查下去,儿臣越觉得此事事关重大,这不是父皇出给儿臣的考卷,而是那些横行霸道的商户以及穷苦的百姓给朝廷出的考卷,那么朝廷要答这张考卷就要回答得漂漂亮亮的,不能让百姓寒心,要让百姓知道朝廷是与他们站在一起的。”

“父皇曾经对儿臣说过,百姓才是一个朝廷的根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儿臣一直都把它放在心里,所以这件事情一定要做,而且哪怕付出血一样的代价,也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可是儿臣也是人,人也会有私心,儿臣也会想要护好自己能够护住的人,那么恰巧十弟就在儿臣想要护住的人中,所以儿臣才会笃定地对父皇说把十弟叫回来是一件好事,也想要借着这件事给他安排一个差事,让他在京中多留一段日子,等那些事情全部都结束了之后再让十弟回去。”

唐明琅重重地磕了个头,沉声说:“儿臣私心颇多,愧对父皇的养育之恩,还请父皇治罪。”

“太子,何罪之有啊…”

南安帝听了这话重重地叹了口气,从龙椅上起身,来到了他面前,把他扶了起来:“太子你做的很好,朕对你很满意。”

“父皇?”

唐明琅有些意外,他抬头看着南安帝,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你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人都是有私心的,你与献王有兄弟之情,朕又何尝不是记着这个儿子呢。”

南安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今日能够说出这样子的一番话,确实是让朕有些意外,你长大了,不仅仅是会为自己身边的人考虑,而且还会为这南朝的百姓考虑。”

“江南重新丈量土地一事,确实是要推进,而且那些虚报了土地数目,依此逼迫佃户的地主,也一定要严惩不怠。”

“永乐郡是你皇姐管辖的,在她管辖的地方自然不会有人去做一些事情蒙骗于她,毕竟她的手腕你我都是清楚的,而且朕把永乐交给了她,她每年上缴多少的税收都是他她自己自愿的,就是她对朕的爱护之心。”

他说到这里温和地笑了笑,自己这个女儿特别对自己的胃口,接触下来才知道,是个有能力有大才的好孩子,这个好孩子之前让她吃了太多苦,若是个男子,若是他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话,如今还有唐明琅什么事,太子之位必然也应当是属于他才对。

可惜了,是个公主。

南安帝收回了自己的手,温声说:“江南重新丈量土地一事,朕相信朝中有不少人都收到了不少风声,他们不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动手,所以就只能把目光放在了江南这种富庶的地方,一旦成功了,那他们的未来,哪怕不做官,也能够衣食无忧一辈子,甚至还能够为自己的子嗣留下一笔丰厚的家产。”

小主,

可是他们剥削的是朕的子民,是朕的百姓,朕若是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的话,岂不是让前阵子敲了登闻鼓的那位读书人彻底寒了心。”

他既然已经敲了登闻鼓告了御状,让朕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朕一定要安排人去彻查这件事情,这样子日后他们才相信,朕设立登闻鼓谷是为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冤屈,这样子对天下的贪官也才会有震慑之力。”

“朕不觉得贪官是能够全部杀干净的,但是只要杀了一批贪官,让那些贪官杀鸡儆猴,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盯着,从而慢慢地去规范南朝的官员,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来,南朝总会越来越好的。”

南安帝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他知道天底下的贪官,如果光凭自己的政令去杀的话,是根本就杀不干净的,哪怕完全杀干净了,到最后也会有另外一批贪官重新发展起来。

所以他一定要摸索去探寻一个更加适合南朝发展的,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留下一些贪官也未尝不可,一步一步慢慢来,才是长久之计。

“那父皇是答应这件事了?!”

唐明琅很是开心,他看着南安帝,笑着说:“十弟真的能够留在京中了?”

“你可别开心的太早了。”

南安帝笑了笑,轻声说:“虽然朕是答应了你这件事情,但是你忘记了献王是个什么性子的。”

他那个时候救下了朕,却只是求得了一个闲散王爷的位置,便是不想要再插手朝中的任何事情,你虽然为他谋求了一个差事,但是他若是不尽心尽的去做的话,那么朕也不会把这件事情交给他。”

“还请父皇放心!这件事儿臣一定会好好处理!儿臣去和献王说!”

唐明琅笑了笑,说:“既然是儿臣向父皇推荐的人选,那么一定不会让父皇为难。”

“那你就去做吧。”

南安帝摆了摆手,轻声说:“算算日子,明日献王也应该进京了,你们两兄弟可以叙叙旧,若是他真的答应了这件事,那此事你们两兄弟便通力合作就是。”

“是!多谢父皇。”

京郊,菩提寺。

寺庙后院,静谧幽然,宛如尘世中的一方净土。青石板路蜿蜒其间,石面布满岁月的痕迹,缝隙中偶有青苔滋生,绿意幽微。四周回廊环绕,朱红的立柱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漆面斑驳,却难掩昔日的庄重。廊檐下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而空灵的声音。

庭院中央,一座古鼎香烟袅袅,轻烟缓缓升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混合着淡淡的檀香气息,令人心安神宁。鼎旁有一方石桌,石凳错落有致,桌上刻着的古老经文,因岁月侵蚀而略显模糊,却依旧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院角,一棵参天古松拔地而起,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松枝如盖,向四周伸展,针叶茂密,在阳光的映照下,落下斑驳的光影。

“殿下。”

唐清璃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轻声说:“大人不必多礼,坐着喝喝茶,听听诵文。”

“多谢殿下。”

少年郎身着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袍,衣料上乘,触手温凉顺滑,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领口与袖口皆以银线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针法细密,纹路流畅,风拂过时,若隐若现间尽显低调的奢华。

腰间束着一条深紫色的丝质腰带,宽窄适中,中央镶嵌着一块圆润的羊脂玉佩,玉佩莹润洁白,毫无瑕疵,其下坠着淡蓝色的穗子,穗子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如灵动的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