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这次专门研发的超重型运载模块在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加装到平台上,不断的扩大平台的面积和规模,只要能源供应跟得上,理论上他们可以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制造出规模难以想象的怪物。可以说就算是一座移动城市或者移动要塞都是可能的。
在移动采矿平台的计划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莫白也没有忘记前往美洲的另外一条可行性路线。
防卫部的地图上,一条红色路线沿着东南亚的海湾群岛和海岸蜿蜒曲折向南,最后从澳大利亚南部绕过去,抵达南美洲。
“好大的一个圈啊!”
张智看着眼前的路线图,啧啧称奇!
这也是没有的办法,和有弯弯岛还有海南岛挡住了大部分太平洋的狂暴季风不同,东南亚的半岛和岛屿链直接面对太平洋上的超级风暴和龙卷风,即使在边沿部分,收到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
气象部门和海军第一舰队在努力之下也只达到了原先越南的海防港,现在的第一舰队,就连海防港岛对面的海南岛之间的海面都难以穿越,可想而知太平洋气候的恶劣,即使万吨级的巨舰,离开大陆超过五十海里,只要离开了大陆架的浅海范围,就很有可能被瞬息万变的巨型风暴卷入。在那种十几米高的巨浪面前,即使数万吨级别的航母也无法保证安全。
现在的第一舰队只能沿着海岸线逐步南下,一边搜索幸存者和各种物资,一边研究周边海域的气候特点,这样也就代表了海军的进展可以说是相当的缓慢,再过两个月也最多能达到马来西亚,距离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是海军有一个颇为实用化的提议,那就是使用潜艇作为主要的海上交通工具。
要知道海面上的 风暴虽然猛烈,但是一般情况下即使水面上飓风肆虐,海面之下五十米就等于是风平浪静。即使太平洋中心海域难以抵达,凡是边沿部位的东南亚海域,只要潜艇在一百米左右的深度,大部分地方还都是可以到达的。
这种提议极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只是问题在于,国内的重要海军基地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目前为止一艘能找到的潜艇都没有,当然,海军学院做博物馆展览的除外。
如果要新造潜艇倒不是不可以,但是问题同样不少,科研部的资料库有多种国产的潜艇图纸甚至还有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图纸。但是这些潜艇先不说现有的船坞能不能造,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目的在于探索和运输人员前往美洲,而不是和人开战,原本的的鱼雷发射舱,导弹发射系统统统都没用,进行改装的话,工作量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款。
这时在采矿平台上得到了大量经验和灵感的科研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建议。建造一艘长度一百一十米,排水量一万到一万三千吨之间的核动力潜水艇。
听着这个建议,莫白也是颇为震惊,自己的联盟都已经拥有可以自建大型核动力潜艇的能力了吗?
科研部解释道,这种核潜艇和传统意义上的核动力攻击潜艇还有核动力导弹潜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它只是采用核动力驱动,本身的武器配置非常有限,只有六枚位于艇首鱼雷舱的鱼雷和六枚可以自动装填的备用鱼雷,尾部干脆就没有鱼雷舱,而导弹舱的数量非常少,本身不具备水下发射导弹的能力,垂直发射的导弹仓只有一组十二联装的发射井,不具备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只能发射巡航导弹和自卫用的防空导弹,并且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