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八章 出售IBM的PC业务

2003年初,杨圆庆提出国际化战略,但出师不利,国际化道路遭遇尴尬,由于联想的英文标识legend涉及商标侵权,去年4月28日,联想集团在京城宣布,正式将旧标识legend换成lenovo,并在网上召开了发布会。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专志表示,实际上联想要强调的是品牌标识更换并不是品牌更换。品牌好比是一个人自己,标识是他那些外在的衣服,联想现在换的是衣服,人还是原来的人,联想还是原来的联想。

“董事长,联想集团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要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我们聘请麦卡锡公司作为咨询公司,继续同IBM公司谈判,双方就交易价格、资产范围、债务承担等展开磋商,一旦收购成功,我们在全球PC的市场份额将占据第四位。”

国智超算中心落户津门后,国智电脑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形象见更加高大上,杨圆庆的压力越来越大,联想集团追赶对方的脚步更加艰难,唯一的出路就是同IBM继续谈判,投入巨资收购IBM的PC部门,接收IBM PC部门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专利,获得ThinkPad品牌及相关技术,增强研发能力,通过IBM的全球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成为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1991年,IBM将打印机业务卖给利盟;2002年将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开始剥离多个非核心业务,剥离PC业务是这一战略的延续,旨在聚焦高利润领域。

2000年后,PC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企业级客户成为IBM的核心服务对象,而消费级PC业务与IBM的战略方向脱节。

IBM的PC生产依赖美国本土和部分海外工厂,成本高于国智和联想等亚洲厂商。大多数没有核心竞争力的PC公司陷入同质化竞争,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戴尔、惠普、国智和联想等厂商不断压缩,虽然IBM需不断投入研发和营销费用以维持市场份额,但IBM的PC部门常年利润率不足5%,而同期其软件和服务业务的利润率超过20%。

2001-2003年,IBM的PC部门累计亏损近6亿美元,难以实现盈利。

IBM首席执政官萨姆·帕米萨诺提出“随需应变”(On Demand)战略,强调为企业提供整合的IT解决方案(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而非单一硬件产品。

IBM预见到未来增长点在于企业级服务器、存储系统、中间件和咨询服务,而非低端硬件。

帕米萨诺提出出售低利润的PC部门,专注于高利润的软件和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