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为弥补不足,张士慧和杜阳合计出来的办法,就是希望能在天坛园内再开一个餐厅,专门负责旅行团的餐饮服务。
否则像这么对付着时间长了,怕是要引起旅行社的不满,影响到彼此的合作关系啊。
也碰巧了,天坛公园方面发现新春游园会的彷古茶馆这么受游客欢迎,越来越觉得是个好点子,值得把这个项目常态化。
同样萌生了要在园内开个茶坊的想法,所以双方在这件事上又是一拍即合。
最后经过商议,决定干脆来个二合一。
就由坛宫饭庄出资,天坛公园出地方,在公园东天门的外坛寻一处空地,兴建一个中式的二层小楼,办个彷古的茶社。
这种茶社以卖茶为主,兼卖点心和饭菜。
和正经餐厅的差别,不仅在于茶社的建筑前后多数带有遮阴的罩棚,罩棚底下有藤桌藤椅的茶座,必定都要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
能够远衬蓝天,近映红墙,可看花、听蝉、纳凉、闲话、歇脚、看报。
其实也在于卖茶的服务和一般的茶馆有所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忘了,正因为茶社是设在公园中的,所以顾客花钱喝茶,在时间上就不受限制。
打个比方,客人如果上午来了要一壶茶,大可以喝到晚上落灯闭园。
若喝到一半,去别处散步或吃饭也没关系。
只要和茶社说一声,茶座仍可保留。
而且品茶时候,还可借阅报刊,专有茶社的送报人送报到桌儿。
除了一般的日报和晚报外,也有画报和期刊,送报人巡回服务,可随看随换。
这就是这种茶社最得人心的地方。
像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海公园的彷膳饭庄,其实过去就是就是这样的茶社而已。
此外,天坛公园要办的茶社还有专属于自己的特色呢。
就是以服务人员的古装扮相来招待顾客,还能提供曲艺表演来娱乐游客。
想也知道,这样的餐饮体验一定会受到游客们的欢迎,是大有可为啊。
总而言之,像这样耳边听着张士慧和杜阳的工作汇报,又受到了天坛公园管理层、乔万林和坛宫饭庄上下众星捧月的接待,热情亲切的欢迎。
宁卫民回国后在坛宫饭庄的这第一顿饭,还没吃进口中,就让他觉得舒心无比。
他欣慰的发现,都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这话还真是不假。
老巢这边自己好像还真不用怎么操心了。
就冲张士慧和杜阳都这么精明能干,就冲他们俩能够在工作中摒弃前嫌,有商有量。
就冲上头有乔万林在服务局关照着,就冲天坛公园和坛宫保持着如此和睦的协作关系。
坛宫饭庄就不可能不挣钱,经营上就不可能搞不好。
看样子,他今后只要当个高高在上的的吉祥物行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他只要退居幕后当甩手大爷,就能心安理得坐享其成了。
完全可以专心致志去忙他自己的事儿,一直到把日本的布局完成……
这么想着呢,很快,后厨精心烹制的菜肴也开始端上来了。
不知道后厨是不是知道是饭庄的一把手来了,新老厨师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能耐。
再等到宁卫民动快子这么一品尝,他就更是瞅着张士慧和杜阳分外顺眼了。
嘿嘿,这俩小子果然没胡吹大气啊,饭庄被他们管理的真不错,被他们挖来的厨师水平也没的说。
作为一个吃主儿,宁卫民一尝就知道,不但饭庄原有的招牌菜水平有所精进。
而且今儿吃到的这些川菜、粤菜、素菜,还真就和他跑到那些名店去吃差不多一个味儿。
这笔买卖任凭怎么琢磨,怎么都觉得划算极了呀。
这也等于是说,今后的坛宫除了本就擅长的鲁菜和宫廷菜之外,还能做出许多知名饭店的招牌菜来。
那对于客人来说,来到坛宫根本不用换地方,基本上就能吃遍京城。
如此的人间奇迹,简直就是吃货的乐园,也就难怪顾客们愿意买账,如此捧场了。
谁说干餐饮只是小买卖的?
在宁卫民看来,如今的坛宫分明气候已成,完全称得上是铁打的营盘了。
接下来,只要管理上不犯致命性的大错,不自己拼命往死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