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民间的小贩也充分参与其中。
有八十几个从事花鸟鱼虫、盆花盆栽、旧书旧货、文玩摆件的个体户,也来此凑热闹,摆摊儿做买卖。
如果再加上宁卫民让孙五福摆的旧书旧货摊儿,张士慧安排人替慧民烟酒店摆的烟酒摊儿,坛宫派人设置的宫廷小吃礼盒摊儿,以及天坛园方的茶水摊、冷饮摊儿。
实际上,合计各类商业摊点得有三百多家。
它们足足沿着天坛西门的甬道,在树荫下铺设开了六百多米远。
实事求是的说,这次活动如果仅用简单的“书市”二字来描述,显然是有点过于片面了。
其实应该叫做综合性的文化大集才恰如其分。
而且要知道,至今为止,在京城尚未有过任何一个地方,举办过这么多,这么多摊位聚集于一起的,以文化为主题的露天集市。
哪怕当年的琉璃厂在鼎盛时期,五十年代特别流行在公园举办游园会时,也未必能见到如此众多的商家集合于一市的胜景。
甚至就连宁卫民自己亲手筹备的新春游园会。和以往逢“五一”、“十一”,他举办过的节日书市,比起来都差远了。
要知道,那些活动既没有这么多国营单位参与,也没有这么丰富的商品种类。
新春游园会那不过是带上点卖服装玩具的小吃一条街罢了。
过去的几次书市,归了包堆儿也不过摊点一百余家罢了。
单纯从规模上看,就能比这一届书市缩减一大半。
所以无论怎么看,能把活动办成这样大的场面,都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壮举。
至于为什么宁卫民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召集来这么多商家踊跃参与。
说破了其实不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就是这小子的人脉关系网厉害。
要知道,出版社方面,美协下属的出版单位,有四十家左右。
和皮尔-卡顿有广告往来、业务的报社下属单位,也有二十六七家。
还有三十多家出版社、书店、文具店,早已经是斋宫周末书市的常客,每次花二百元的租金也哭着喊着要来的。
等于全部出版单位里一大半儿都是关系户,剩下其他的,才是正常招商方式联系来的单位。
而且宁卫民还特别善于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关系
小主,
像来自于琉璃厂的那些店铺,就统统都是响应上级号召,奔着还人情债来的。
别忘了,天坛园方可是用自己的房子安置了琉璃厂的四家店铺好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