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外国游客可都是“流水的兵”。
许多人都是今天来逛逛,也许明天就不在京城了。
对这些“肥洋”,宁卫民觉着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正好杀富济贫,用老外身上赚的钱补贴咱自己人。
当然,要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宁卫民这么干也是为了让他自己心里好过点。
其实他让孙五福去收东西,用极低的价格收来的宝贝。
这本质上就是用信息不对等在欺负别人,靠套路来掠夺财富。
不能说是缺德吧,也有点胜之不武,或是乘人之危的意思。
这样一来,收来的好东西越多,他心里就越觉得别扭和亏心。
那么要是反过来让给老百姓一点实惠呢?
当然也就能哄哄自己个的良心了,至少能把觉睡踏实了。
人嘛,就是这样的,必须经历过事儿,才明白自己的成色。
宁卫民现在就整明白了一条。
想当个坏人不容易,更需要好的心理素质。
而他要想让自己心变得硬一点,还且得修炼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宁卫民这一手在当时还绝无仅有经营策略。
小主,
奇迹一样的神奇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自打孙五福的旧货摊一摆,多半拉月下来。
明显能感到书市的人流见长,游客驻足的时间在变长。
过去,经过或出入斋宫的游客,能有三分之一的人,驻足斋宫外的那些书摊看看就不错了。
这其中还有一半人是图外面茶摊能歇脚,还有免费的茶水喝。
真正买书的人,当然就更少了。
十个人里有一个人能掏钱买点东西就不错。
所以过去的书市,出版社的书摊一天下来,也就平均几十块的收入水平。
再好,也超不过一百块去。
没办法,那些库存积压的书和杂志,种类太少了,也太乏味了。
哪怕斋宫是个挺能吸引游客的地儿,周末至少上万人光临。
可架不住没有吸引人的商品不是嘛。
唯一称得上红火的,也就是服务局派来的饮食摊儿。
每次都是一到中午饭点就售罄,根本不用等到下午就能收摊了。
但现在可就不一样了,那些奔着斋宫而来游客,周日的时候再经过这里。
差不多能有一大半的人,被孙五福摆出的琳琅满目各类家什吸引住,蹲下来或弯下腰端详的。
而且真看上的东西,往往一问价钱,很快就能成交。
至于那些对孙五福摊子上旧书旧报感兴趣的人。
看起来当然就更专注了,没一俩小时绝对不起来。
再不似过去那些来书市的人,也许草草看过两眼,拔腿就走。
事实上,不但经常能听到有人高兴的说。
“哎,这书居然这儿有哎,才五毛一本,太划算了。”
还常常有人会因为买的便宜,美得炫耀。
“嘿,看看这壶,我可算抄着了,跟我摔坏的那把一样。而且比信托商店的旧货都便宜。”
更有甚者,能从那些旧书旧报旧照片里找到极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有个教历史的老师,就从那些老照片里找到了几张过去“出大差”的照片,高高兴兴买走了。
还有一个文史馆退休的老人,翻出一个日记本,就因为里面记录了许多民国时期的物价变化,也买下来,说要捐给文史馆。
这让宁卫民居然意外得到了一些,自己好像在挽救历史的宽慰和成就感。
许多人也因为对孙五福摆出来的东西感兴趣,而有了更多的耐心去看别的书摊。
于是同样造成了其他书摊交易量的显着上升。
就为这个,临近五一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