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特科

国潮1980 镶黄旗 1247 字 1个月前

因为首先李莲英是个大富翁,人家宅子太多了。

从内城到外城,他拥有涵盖了大半个京城的许多处宅院。

改这里的名儿,其他地方改不改?

更何况李莲英,也非常会做人。

他之所以上位是因为待下属亲善,处事细心,办事周全。

何况他又知道安德海是怎么死的。

就冲这前车之鉴,如果要有官儿真打算这么办。

非得让李总管误认为是要给自己下套,把这官儿给踹死不可。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啊,那还得按照文史资料上的记载,才能作数。

依据乾隆朝英廉编纂的《钦定日下旧闻考》为证,黄化门应为黄瓦门,此名见于大佛堂碑刻。俗称的黄化门、黄华门均为音之讹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此处才始称黄化门大街,1949年后沿用了此称,直到1965年整顿地名时才改称黄化门街。

但即便是如此,也终究没有任何资料能解释明白,这条不大宽的胡同为什么要被叫做“街”。

甚至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呢,像烟袋斜街,和骑河楼街都是更窄更小的胡同,偏偏也叫街。

这或许就是属于京城历史的“特科”了,属于永远破不了的谜题。

哪怕是梁思成复生,大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干瞪眼。

总之,黄化门这条“街”,实在名不符实。

走进这里,一点热闹劲儿没有,反倒冷清的很。

整条街正经买卖家儿也就一个副食店。

据说六十年代之前,这里曾是个早市,靠着众多烤烧饼,卖菜卖鱼的小贩热闹过一阵。

但现在,往昔的情景已经没有一点痕迹了。

能看见的只有陈旧的灰砖墙,到处可见的民居杂合院儿的门户。

说白了,怎么也不像是个利于做买卖的地界儿。

别说宁卫民家门口的前门大街和大栅栏了,就连鼓楼、西四、东四也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