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舞台

国潮1980 镶黄旗 1905 字 1个月前

这些邮票一样会勾起集邮者的购买欲望。

也许是集邮热忱被压制得太久的原因,人们哪怕走出集邮公司的大门,也长久不愿意离开。他们会集结在集邮公司门口,三三两两,低声密语,彼此交换着关于邮票的所有信息。

这些人之间有知识份子,有工人,也有干部和学生,还有一些社会闲散人员。

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来自京城的四面八方。

但是到了此地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集邮爱好者。

至于这些人聚集在邮票公司门口,无非有两个目的。

一是交换信息,增长邮票知识。

二是互换邮票,丰富自我的收藏。

他们当中有些是相识已久的集邮同好,也有些是新认识的朋友,

但是每个人的集邮水准肯定是良莠不齐的,每个人的收入水平更是千差万别。

有些人为了丰富收藏急于购进一些邮票。

另一些人由于机缘巧合,手上会有一些富余的邮票。

偏偏在改革开放最初的时期,人们是耻于谈钱的,而是把集邮视为单纯的文化活动。

用邮票交换邮票还说得过去。

但如果一手交钱一手货,那就会被别人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唯利是图”、“庸俗市侩”的标签。

实际上,去年宁卫民不用为生计发愁之后。

为了买猴票,他就接长不短的到国家集邮总公司这儿溜达过不少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最早六月份过来“朝圣”的时候,集邮总公司门口的自发市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情况。

当时,大多数集邮者们交易还相当纯粹。

交流的潜规则,是来集邮公司要带着两本“机动”邮册。

一本插着显示鉴赏水平的邮票,另一本插着可以与别人交换或转让的邮票。

真的是只换票,不卖票。

他只不过是好奇的询问了几种票的价钱,就处处横遭冷遇,没什么人愿意理睬他。

但是正因为用邮票交换邮票的局限性很大。

越来越难以满足集邮者们急于提高集邮水平的愿望。

尤其没法满足一些比较富裕的人渴望拥有珍奇邮票的愿望。

所以后来就开始从这些集邮爱好者当中,游离出来一部分人。

他们专门囤积一部分集邮者特别需要的邮票,也善于琢磨集邮者的心理。

做些低价来高价走,赚取差价的小生意。

当然,这样的人在邮市里名声就坏了,直接落下一个蔑称,那就是“邮票贩子”

真正的集邮者们最为抵触这样的投机钻营行为,会被认为是在搞剥削,是不劳而获,同时还把集邮精神给玷污了。

但是什么东西都不是单一的属性,偏偏集邮者有时候还离不开这些“邮票贩子”。

因为“邮票贩子”确实能够让邮票的流动变得更有效率,也能让集邮者更方便的互通有无。

这就充分地说明,这些“邮票贩子”其实才是真正可以壮大市场的中坚力量。

所以当宁卫民把集邮总公司的猴票都包圆之后,离开这里仅仅两个月。

等到翻过年来,他再回来时,便发现这里已经彻底大变样了。

总公司门口的人一下多了好几倍,那不正规的小市场简直繁荣极了。